周锡玮:纵观国民党党主席这几个候选人的言论,最让我失望和愤怒的有两点,分别是自以为是和不停的诉苦。 这场国民党党主席选举,可谓风波不断。在辩论会上,周锡玮直截了当地表明“中国包含中国大陆和台湾”,并针对两岸关系提出两个关键问题:参选人对美国和中国大陆的定位与关系是什么?以及如何具体打败民进党的“台独”主张。 面对这些尖锐提问,参选人们的回应各不相同。 张亚中明确提出了“终极统一”的目标,而罗智强和郑丽文则回避了“统一”这一核心议题。罗智强更是在回答中答非所问,有刻意回避之嫌。 随着选情发展,更令人失望的一幕出现了。原本定于10月4日举行的第四次辩论会,候选人郝龙斌和罗智强在辩论会前一天晚上突然宣布不参加,理由是要去花莲灾区。 然而花莲受灾已经过去两周,灾区善后工作都已收尾,这种临时“变卦”难免让人怀疑真实动机。周锡玮毫不客气地批评这是在“作秀”,而且“秀做得太晚太难看了”。 这些参选人中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他们的自以为是。他们总以为能够靠耍小聪明蒙混过关,却忘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拿逃避辩论这件事来说,郝龙斌前一天还在社交媒体发布辩论会备战视频,转眼就变卦,这急转弯的操作连政治线记者都私下吐槽“吃相太难看”。 更让人唏嘘的是郑丽文的变化。她原本凭借反“台独”立场和推动两岸和平对话的形象赢得关注,早期民调一度领先。 但她随后却出人意料地表示,如果当选党主席,将考虑访问日本高市早苗。 高市早苗是日本极右翼代表,不仅多次参拜供奉战犯的靖国神社,还否认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的存在。对经历过抗日战争的国民党老兵而言,这种表态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 这让人不禁想问:这些参选人到底是不了解基本历史,还是故意为之?这种自以为是的外交姿态,不仅失去了军系支持者的信任,更让普通党员感到被背叛。 更让人气愤的是,这些参选人身上弥漫着一种“诉苦文化”。面对挑战和压力,他们不是勇敢直面,而是怨天尤人、寻找借口。 罗智强和郝龙斌因前两场辩论会民调落后,就借口花莲灾情逃避后面的辩论会,这种“临阵脱逃”的行为如同战场上的逃兵。 灾区民众的感受或许更能说明问题。 花莲一位小吃店林阿姨受访时直言:“受灾头一周,我们扛着断梁清理店面,没见他们派个人来搭把手。现在收尾了,车队浩浩荡荡来‘慰问’,摄像机比救灾物资还多。” 这种作秀式的关怀,谁都能看穿其背后的政治算计。 面对民进党的攻势,国民党参选人往往不是拿出具体对策,而是不停地诉苦。 当被问到“如何应对民进党攻击”时,有人只能空洞地表示“要加强沟通”。这种软弱无力的回应,连台下观众都忍不住摇头。 诉苦文化最大的危害,是让人忽视了真正重要的事情。 国民党现在的困境,从来不是“缺候选人”,而是“缺真心干事的人”。当参选人把更多精力放在抱怨和找借口上,他们又哪有心思去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蓝图? 纵观这场国民党党主席选举,周锡玮的失望与愤怒不难理解。这些参选人表现出的“自以为是”和“不停诉苦”,不仅暴露了个人能力的不足,更反映了国民党的深层危机。 国民党要想重新赢得民心,必须彻底摒弃虚伪的面具和诉苦文化,培养真正敢于直面问题、真心为民的政治人物。 两岸关系的复杂性和敏感性要求台湾地区的政治人物必须具备更高的政治智慧和勇气。 只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明确朝向统一的目标前进,才能真正为台湾地区的和平稳定作出贡献。 今天的国民党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它能否找回初心、明确方向。 如果继续在自以为是和诉苦文化中打转,不仅自身没有未来,也难逃历史的审判。唯有敢于直面核心问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在历史洪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参考资料:局势逆转:国民党主席改选爆出“重磅炸弹”,郑丽文或将白忙活?——网易新闻
郑丽文创参选以来最激动人心的演说,全程脱稿,全场沸腾,在场党员举双手高呼5号,支
【53评论】【3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