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大邻国开打,塔利班还想投靠印度,被巴基斯坦暴打损失惨重 巴阿边境最近又炸锅了。巴基斯坦和塔利班这对“老熟人”翻脸成仇,直接在边境上掀起一场硬碰硬的较量。 阿富汗塔利班声称击毙58名巴基斯坦军人,巴方反手就说干掉了200名武装分子。你来我往,仇怨升级,场面极其不好看。 看似一场普通的边境摩擦,背后却是陈年积怨、恐怖主义、地缘政治全搅在一起。更让局势火上浇油的,是塔利班最近还在和印度眉来眼去,成了巴基斯坦心头最难咽的那根刺。 巴基斯坦和塔利班的恩怨,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回冲突的导火索,来自10月9日巴塔武装(TTP)在库拉姆地区伏击巴军,导致11名士兵牺牲。 次日凌晨,巴基斯坦不忍了,直接越境对阿富汗境内几个塔利班据点发动空袭,连喀布尔周边都被波及。塔利班高层立刻跳脚,指责巴基斯坦侵犯主权,还宣称要“以牙还牙”。 11日,塔利班果然对巴基斯坦边境哨所进行还击。双方的“战报”各有说法,信息混乱到让人怀疑谁才是这场冲突的“赢家”,但背后的信息战意味越来越浓。 这场对抗其实很难说谁更占理。巴基斯坦一肚子憋屈,巴塔武装老是在阿富汗境内躲猫猫,趁机越境袭击。 联合国2023年报告就点名,巴塔在阿富汗有不少据点,巴方早就喊破喉咙让塔利班管管手下,结果换来的却是冷处理。 塔利班那边也不甘示弱,毕竟现在“坐天下”了,政权合法性压力山大,经济烂摊子堆成山。 对内搞不动,就往外发力,顺便用对外强硬来转移国内视线。这种“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两边都不想示弱,结果就是一场螺旋上升的对抗。 说到底,这点仇怨根子还得从三十年前说起。1994年,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ISI)一手扶持塔利班,钱、武器都没少给。 塔利班刚登上历史舞台那会儿,和巴基斯坦关系铁到一锅里捞面。但是好景不长,2007年巴塔(TTP)在塔利班的庇护下成立,专门跟巴基斯坦政府作对,兄弟反目成仇。 更大的问题还在普什图民族主义,塔利班想把普什图人团结在一起,结果正好戳中了巴基斯坦的痛点。杜兰线争议几十年没消停,谁也不服谁。 2021年塔利班重新掌权后,局势彻底变味。阿富汗的新政府对巴基斯坦越来越冷淡,2023年还主动和印度走得近,技术小组直接升格成了大使馆。昔日恩人,一转身就成了“陌路人”,多少有点世事无常的味道。 塔利班和印度眉来眼去,巴基斯坦气得牙痒痒。印度的算盘很精,想通过经济援助和外交承认拉拢塔利班,削弱巴基斯坦的地缘优势。 比如援建水库、搞点经济项目,表面上是帮阿富汗,实际上是给巴基斯坦添堵。与此同时,中巴经济走廊(CPEC)也在谋划往阿富汗延伸,印度一看苗头不对,赶紧加快了介入力度。 根据南华早报报道,中阿塔三方会谈时,印度动作频频,想分一杯羹。这里头的地缘博弈,真是一环扣一环。 这种乱局最头疼的,还不是谁打了谁,而是恐怖主义趁火打劫。ISIS-K、俾路支武装这些极端分子,趁着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闹矛盾,疯狂扩张势力范围。 对中亚和中国西部的安全也带来威胁。联合国的反恐数据早就发出警告,南亚“火药桶”随时可能引爆。 中国一直在劝和促谈,主张和平解决,但现实里影响力有限。美西方早早撤离,把一地鸡毛全甩给了周边国家,留下一个巨大的权力真空,谁也填不满。 从现实来看,这场冲突短期内可能会降温,但深层矛盾根本解不开。 无论是杜兰线的历史死结,还是巴塔在阿富汗的庇护问题,都像一颗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再引爆。 边境摩擦迟早还会有,指望一夜之间天下太平,和买彩票中大奖差不多难。 更让人警醒的是,过去代理人战略的反噬效应已经非常明显,本来以为能“借刀杀人”,到头来却成了自家后院的火苗。国际社会如果还执着于“零和博弈”,南亚的稳定就永远只能是奢望。 阿富汗一直是“帝国坟场”,但现在埋葬的不只是帝国野心,还有地区最后一点稳定的希望。虽然现实有点残酷,但这就是地缘政治的底色。 参考资料:阿富汗称打死58名巴基斯坦士兵,巴基斯坦称占领19个哨所 2025-10-12 17:40·京报网
看到攻击11部署在中印边境,才理解巴基斯坦为什么开始靠近美国中国把攻击11隐
【3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