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如今家长该有的样子!10月11日报道,安徽一孩子考试考了61分,家长却欢呼雀跃,要请客下馆子吃饭庆祝,还要给爷爷奶奶打电话报喜,因为孩子终于考及格了进步太大了,爸爸高兴的说这真是光宗耀祖了,妈妈开心地拥抱着孩子。[熊猫] 安徽一位家长最近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件事,引起了不少讨论,孩子这次考试得了61分,刚好过了及格线,夫妻俩高兴得不得了,当场决定带孩子下馆子庆祝,还给家里老人打电话报喜。 这个反应让很多人意外,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61分这个成绩实在算不上优秀,甚至可以说是勉强及格,但这对父母的态度却截然不同,他们看重的不是分数高低,而是孩子终于跨过了及格线这个门槛。 妈妈接孩子放学回家,一进门就拿着试卷跟爸爸分享这个消息,爸爸看了试卷后也很开心,立刻提议全家一起去庆祝,他们觉得,这个61分对孩子来说意义重大,代表着一段时间努力学习的成果。 这种教育方式其实挺值得琢磨的,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成绩时,习惯性地拿高分作为标准,90分以上才叫好,80分只能算凑合,70分就要反思问题了,至于刚及格的60多分,往往会引来批评或失望。 但这对父母显然有不同的思路,他们很清楚孩子之前的基础如何,也知道这次能及格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对一个原本经常不及格的孩子来说,能考到61分确实是个突破。 从心理学角度看,及时肯定孩子的进步,对建立学习信心特别重要,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看见、被认可时,内心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这种正向的情绪体验,比任何说教都更能激发继续努力的动力。 反过来想,如果父母看到61分后板着脸说“才刚及格,有什么好高兴的”,孩子会是什么感受?之前那么辛苦的复习,好不容易有了进步,却得不到认可,甚至还要被批评不够努力,长此以往,孩子很可能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这对安徽父母,他们的做法也许在一些人看来有点“小题大做”,但正是这种重视每个进步的态度,让孩子感受到了被爱和被支持,这种情感联结,比单纯追求高分要重要得多。 当然不同家庭的情况不一样,教育方式也不能一概而论,有的孩子本身基础很好,经常考高分,那么父母的期待自然会高一些,但无论什么情况,保持对孩子个体差异的尊重,始终是教育的基本原则。 安徽一位医生爸爸因为儿子考试得了61分而全家庆祝的故事,在网上引发了热议,不少家长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人说,看到这对父母的反应,才意识到自己对孩子要求太严苛了。 很多网友被这个家庭的氛围所感动,有人评论说:“这才是正确的教育观!孩子需要的是鼓励和认可,而不是一味地被分数绑架,在这样充满爱的家庭里长大,孩子一定很幸福。” 也有网友调侃道:“考61分就下馆子,那考100分不得办个大派对?” 大家觉得,这种对微小进步的隆重肯定,能有效提升孩子的自信心,缓解学习焦虑,让孩子更有动力继续努力。 对于这件事情,大家有什么看法? 信息来源:牟士大观
语出惊人!87岁姜伯驹院士直言:“不是别人要卡我们的脖子,而是我们用教育卡住了自
【8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