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49年9月,原大清官员陪毛主席在天坛游玩,突然,毛主席问其中一位:“

阿秋手作 2025-10-13 15:18:29

[微风]1949年9月,原大清官员陪毛主席在天坛游玩,突然,毛主席问其中一位:“你见过几次慈禧太后、她摆不摆架子?”官员的回答绝了。 1949年秋天,北平的天坛,这个曾专供皇帝与上天对话的禁地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新中国的领袖毛泽东,陪同着几位前清翰林张元济、陈叔通等人在祈年殿的古柏林中散步。 就在这时,毛泽东随口抛出了一个:“你见过几次慈禧太后、她摆不摆架子?”的问题,对于毛主席的提问,张元济率先站了出来,巧妙地打了个比方,他说翰林院不过是“大学教授”,一个普通教授哪有机会见到高高在上的慈禧太后呢? 毛泽东又问他,以前在北京做官,来过天坛吗?张元济摇摇头,说这是皇帝敬天的地方,自己官太小,根本没资格踏入半步,这两个回答都证明了一个事实:旧时代的权力是遥远而森严的,等级分明,不可逾越。 但那天的天坛,气氛完全不同,毛泽东主动向众人介绍张元济和陈叔通的翰林身份,像介绍自家珍宝一样,这种亲切让另一位“四朝元老”陈叔通感慨万千,他说自己历经清朝、北洋、民国到如今,见过的皇帝、袁世凯、蒋介石等,个个都高高在上。 他直言,从未见过像毛主席这样平易近人的领袖,他这番肺腑之言让毛泽东笑着摆了摆手:“你这把我一通夸,可不要把我捧杀了。”一句玩笑的背后都是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个人命运常常是时代的真实写照,张元济的经历便是如此,他曾因旧时代森严的 “等级礼教” 被排挤,后来又被新时代看重而重新发挥作用。 他出身于书香世家,光绪十八年考中进士,本是有着大好前程的青年才俊,可仅仅因为参与戊戌变法,触怒了旧时代权力顶端、最看重 “等级威严” 的慈禧太后,不仅被直接革去官职,还被下了 “永不叙用” 的禁令,毕生的政治抱负就此彻底破灭。 但被官场抛弃的张元济并未沉沦,他转身投入到文化事业上,执掌商务印书馆,硬是将其打造成了“中国出版第一人”的文化丰碑。 抗战时,印书馆被日军炸毁,珍贵古籍化为灰烬,年过花甲的他却喊出了“为文化而奋斗”的口号,半年内就领导复馆,堪称奇迹。 面对强占图书馆的国民党军队,他一个文人竟亲自坐镇,硬生生把他们逼走,这个被旧权力体系踢出局的人,用自己的风骨证明了价值,而现在,这个曾被“永不叙用”的老人成了新政协的特邀代表,成了毛泽东的座上宾。 那天晚上,张元济激动得久久不能入睡,他对儿子张树年感慨说,自己见过懦弱的光绪皇帝,也了解孙中山先生未能实现的理想,但只有在毛主席身上,他看到了中国真正走向富强的希望。 这种激动不是一时的客套,而是一位历经四朝的老人,在亲身对比了无数统治者之后,作出的结论。 而那张在祈年殿前留下的合影,也成了一个时代的定格,照片里的人穿着各异,有长衫,有中山装,也有西服,代表了不同的过去,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相似的喜悦与希望,这是对未来的共识。 张元济对“中国富强指日可待”的预言和他此后与毛主席的书信来往,都证明了他的认同是发自内心的,这不仅是对一个人的好感,更是对一个新时代政治路线的信任投票。

0 阅读:171

评论列表

原始森林

原始森林

2
2025-10-13 15:40

毛主席是真正的伟人!

原始森林

原始森林

1
2025-10-13 15:45

毛主席是真正人民的领袖!

猜你喜欢

阿秋手作

阿秋手作

一个喜欢手工的业余小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