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有专家批评赵本山的小品:“低级没有趣味,不能给人带来教育意义,”对此

思成文史 2025-10-13 16:14:35

2010年,有专家批评赵本山的小品:“低级没有趣味,不能给人带来教育意义,”对此赵本山回应道:“小品要快乐不要说教,犯人不可能因为一部小品而改邪归正,一年365天,前面的日子都在教育中度过,最后一晚你还教育,有用吗?[熊猫] 2009年除夕夜,赵本山带着小沈阳和丫蛋登上春晚舞台,小沈阳那身苏格兰格子裙是赵本山专门让服装组做的,为的就是让观众一眼记住这个徒弟,整场表演下来,赵本山自己的台词不到三分之一,大部分笑点都给了小沈阳。 ”人生最痛苦的事儿你知道是啥吗?人死了,钱没花完,“这句台词第二天就传遍了大街小巷,菜市场买菜的大妈、出租车司机、办公室白领,见面都能接上一句,当年春晚收视率破30%。 可就在全民都在模仿小沈阳说话的时候,戏剧评论家魏明伦在《海南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他认为剧中”为100块钱就卖老板“、”编造祖宗姓毕“这些情节有问题,说这个小品”差道德“,文章一出来,立刻引发了一场关于小品该不该承载教育功能的大讨论。 赵本山后来上《杨澜访谈录》,杨澜直接问他怎么看这个批评,他当场就回了一句:”如果小品能教育人,那还要监狱干嘛?犯罪了看几天小品就好了。“ 这话说得挺冲,但他接着解释,一年365天,老百姓有364天都在接受各种教育,大年三十这一晚上,就让大家放松笑一笑,别再上课了。 其实《不差钱》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捧红小沈阳设计的,赵本山那年55岁,在春晚舞台上演了19年,他很清楚自己不可能一直演下去,这个小品剧本前后改了6版,每改一版,赵本山都会减少自己的戏份,最后定稿时,小沈阳的台词比他多了一倍。 2008年排练《火炬手》的时候,赵本山已经开始失眠了,当时春晚剧组要求必须体现奥运精神、民族团结,赵本山憋了8个剧本,过审的时候一个接一个被毙,最后那版《火炬手》彩排时,他在后台吸了半小时氧气才上台。 创作《不差钱》相对轻松一些,因为这次他没想着讽刺什么、批判什么,就是单纯想让观众笑,毕姥爷这个角色原型来自铁岭一个开餐馆的老板,那人说话就是一套一套的,见谁都能聊半天,赵本山把这个人的语言习惯搬到舞台上,效果出奇地好。 小沈阳穿裙子那段是临时加的,原本设计是穿西装,但赵本山觉得不够出彩,他让服装组连夜做了条红黑格子裙,排练时小沈阳自己都不好意思穿,赵本山跟他说:”你想红就得敢突破,春晚8亿人看着,这一下去你就能被记住,“果然,演出后小沈阳的商演出场费从几千块涨到了十几万。 但争议也随之而来,有残疾人组织给央视写信,说《卖拐》系列讽刺残疾人,同性恋团体抗议”屁精“这个词带有歧视,2011年《同桌的你》播出后,赵本山在后台扶着墙咳嗽的画面被拍了下来,他脸色发白,手一直按着胸口。 那次演完,他跟团队说:”我可能干不动了,“2012年他照常准备春晚,但身体已经明显吃不消,每天晚上躺下就心慌,得靠安眠药才能睡两三个小时,他当时跟妻子说,自己对着四环的窗户喊过几次,喊完接着改剧本,一直熬到天亮。 2013年,他给春晚准备的小品叫《中奖了》,讲一个中了500万的农民工被骗子盯上的故事,剧本里有句台词:”这年头骗子比雷锋多,“审查时这句话被要求删掉,理由是”传播负能量“,赵本山不同意改,最后这个小品没能上春晚,那之后,他再也没回去过。 回头看,《不差钱》能火这么多年,恰恰是因为它没想着教育谁,毕姥爷想出名、小沈阳想抓机会、丫蛋想当明星,这些都是普通人心里真实的愿望,观众笑,是因为在舞台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不是被迫接受什么大道理。 赵本山自己也说过,早年演《三鞭子》《火炬手》,为了体现主旋律,硬往里塞”奉献“、”责任“这些词,他在台上喊得脖子都疼,观众看着也累,演完之后除了记得他演得用力,其他什么都没留下。 反而是《昨天今天明天》这种唠家常的作品,白云黑土说”饭已OK,下来咪西“,观众一听就乐了,没有一句”要热爱生活",但看着他俩斗嘴、回忆过去,就能感受到日子越过越好的温暖,这才是小品该有的样子。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能记一辈子的小品,没有一个是靠喊口号火的,《吃面条》讽刺官僚主义,但主要是演出了官腔的可笑,《卖拐》虽然有争议,可它确实映射了生活中那些靠嘴皮子骗人的现象,笑完之后,观众自然就明白了。 赵本山离开春晚后,很多观众觉得小品越来越难笑了,有些作品为了讲大道理,特意设计劳模、医生、教师的角色,说的全是正确但空洞的话,前面还挺有趣,突然就拐到说教上,观众本来笑着,结果被生生憋回去了。 一家人围着电视过年,需要的是能一起笑的时刻,而不是又上一堂课,小品首先得让人笑,如果笑完还能想到点什么,那是锦上添花,但如果为了深刻放弃了快乐,那就本末倒置了。 信息来源:京华时报

0 阅读:112

猜你喜欢

思成文史

思成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