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文化馆新馆项目完成主体结构正式封顶,全面转入外幕墙与室内精装修施工阶

一三大树哥 2025-10-13 16:32:29

近日,深圳市文化馆新馆项目完成主体结构正式封顶,全面转入外幕墙与室内精装修施工阶段。这座坐落于龙华区民治街道民治大道与民康路交汇处的文化地标,从2022年8月开工至今历经三年建设,已初具“文化之舟·云上艺村”的建筑雏形,预计2026年6月正式竣工迎客。作为2015年便列入深圳“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民生工程,项目总投资约13.3亿元,总用地面积3.1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8.33万平方米,地上7层、地下2层的主体建筑以39.9米的高度,成为龙华中数字产业核心区的文化新坐标 。 新馆的区位优势尤为突出,紧邻地铁5号线民治站,周边民治大道、民康路构成便捷交通网络,西侧临近牛咀河,天然水系为“文化之舟”的设计理念提供了自然呼应。建筑以“文化之舟·云上艺村”为核心创意,将“舟·海”意象融入设计——文化为舟,城市为海,通过双表皮外立面与流动曲线,塑造出漂浮于水岸的建筑形态,既呼应深圳滨海城市特质,又与周边产业区形成“科技+文化”的空间对话。内部空间由两条立体交叉的公共轴线构建:南北向艺术长廊串联入口、艺术、滨水三大广场,形成蜿蜒上行的开放步道;东西向演艺大街全日开放,贯通1200座剧场与水岸观景平台,市民可自由 穿行于建筑与自然之间 。 四大演艺空间构成新馆的功能核心,且各有定位侧重:1200座综合剧场按中型甲等标准建设,可承办国家级文艺赛事与大师班培训;500座先锋实验剧场采用无扩音系统设计,既是原声合唱、钢琴演奏的“天然音乐厅”,也是现代舞创客厅;多功能演艺报告厅配备可拼装舞台,兼容电影放映、T台秀等多元场景;黑匣子剧场则专注于戏剧、曲艺的编创、排演与审查,形成完整的文艺创作链条。配套的四项主题展览空间同样特色鲜明,大湾区城际文化交流展厅、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空间、当代艺术主题展廊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陈区,将联动打造“无边界”的文化展示平台。 此外,艺术图书阅览区、多类型培训室及文创功能区的设置,进一步强化了其“公共公益群众文化服务综合体”的定位 。 项目建设中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其21米大悬挑结构与51米剧院跨度对施工精度提出极高要求。建设团队创新研发“多层次下挂钢结构安装”“大悬挑桁架分层安装”两项专利技术,通过BIM技术模拟吊装过程与结构预起拱值,将变形精度控制在毫米级。这些技术突破不仅助力项目斩获广东钢结构金奖(粤钢奖),还使其在BIM全周期应用中荣获“智建杯”国际智能建造创新大赛银奖,累计形成15项专利、2项工法的技术成果。 生态与安全理念贯穿建设全过程。项目以海绵城市技术为核心,构建屋面雨水收集、基坑降水回收双重系统,处理后的水资源用于绿化灌溉与道路冲洗,搭配乡土植物复层种植的屋顶景观,既降低热岛效应又提升生物多样性。针对大型公共场馆的安全需求,BIM技术被深度应用于疏散模拟,通过建模推演灾难场景下的人员疏散路径与时间,优化消防通道布局,确保万人级活动的安全保障能力 。 这座集演艺、展览、培训、文创于一体的文化地标,建成后将承担“粤港澳大湾区城际文化交流聚集地”“全市文化馆联盟数字化网络平台”等多重角色 。从地面广场的树阵休憩空间到屋顶的玻璃云环观景台,从原声剧场的艺术共鸣到数字展厅的沉浸体验,新馆正以“湾区中心、国内标杆”的定位,书写深圳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0 阅读:8
一三大树哥

一三大树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