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的是天意!”台湾102岁老兵,16时替兄从军抗日,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回到湖南老家,拜祭一下母亲!在两岸志愿者的帮助下,他成功找到母亲的坟墓,但在返回台湾的路上,在福州转机时离世。网友:他终于如愿永远留在了妈妈的身边! 1930年的湘北乡村,少年刘登达作出改变一生的抉择。目睹兄长新婚燕尔,这个16岁的少年毅然代兄从军,用稚嫩的肩膀扛起家国重任。硝烟弥漫的抗战岁月里,他辗转各地,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烽火连天的年代。 1946年的历史转折,让他与故乡隔海相望。就在他离开后不久,日军铁蹄踏破故园安宁,母亲不幸罹难。这道未能守护至亲的伤痕,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在台湾的漫长岁月里,无儿无女的他将思乡之情化作执着的归乡梦。 今年九月末,在两岸爱心人士的通力协作下,这场跨越世纪的归途终于成行。当航班降落在湖南大地,102岁的老人步履蹒跚却目光坚定。在亲人搀扶下,他来到母亲墓前,那双布满岁月痕迹的手轻抚墓碑,泣不成声地呼唤着“妈妈”,积蓄八十余载的思念在这一刻奔涌而出。 故乡为这位世纪游子补办了迟到的百岁寿宴。宴席上,老人反复诉说:“此生最大心愿,便是永伴母亲身旁。”这番朴素告白,承载着跨越时空的赤子之心。 然而命运总在圆满处留下缺憾。十月一日,老人在福州转机准备返台时,身体突发不适。经紧急救治,这位历经沧桑的抗战老兵安然离世,最终未能重返台湾居所。 依照老人生前夙愿,他的骨灰于十月六日安葬在岳阳故土,与母亲墓冢相依。青松翠柏间,这对分离近八十载的母子终于重聚。 这段感人至深的归乡故事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共鸣。有评论认为,正是这份深沉乡愁支撑老人跨越世纪;也有观点指出,这是最圆满的结局——了却心愿的游子,最终长眠在母亲怀抱。 刘登达老人的生命轨迹,映照出一代人的家国命运。从替兄从军的少年义举,到隔海相望的思乡情切,再到最终叶落归根的生命轮回,这段跨越两岸的亲情故事,既是个体命运的悲欢离合,更是时代变迁的生动注脚。 这位世纪老人的归乡之路令人动容:最深的牵挂永远是血脉根源,最暖的归宿终究是故土怀抱。他用生命最后的旅程诠释了“归乡”的真谛,也为两岸同胞留下了关于家国、亲情与传承的永恒思考。两岸老兵 台湾抗日烈士 台湾忠烈 台胞爷爷 湖北援朝老兵
“这真的是天意!”台湾102岁老兵,16时替兄从军抗日,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回到湖南
一尘之隅
2025-10-13 17:42:1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