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没那个实力,不要痴人说梦了!”国外一专家得知我国要在贵州和云南交界处建设北盘江大桥时,满脸不屑。他坚称中国根本办不到,还讥讽说不如把这钱捐给美国,免得白扔进无底洞。可是他不知道,这个被看成笑话的项目,后来成了让世界震惊的存在。 北盘江峡谷被称作世界级大峡谷,河谷深达六百多米,两岸几乎是直立的悬崖,过去,从云南宣威到贵州六盘水,虽然直线距离不远,可因为山路狭窄曲折,加上天气多变、泥石流频发,光路上就得折腾五个小时。 恶劣的地形让交通成了两地发展的最大障碍。2009年,中国决定投资十亿元建桥,希望彻底改变这种局面。 可万万没想到,这消息刚传出,就被外国专家泼了一盆冷水。一位美国工程师讥笑说,美国建这种桥要三百年,中国得三千年,还不一定能建成。他甚至还厚着脸皮说,把钱交给美国来建,因为中国没这个实力。 这话确实说对了一半,北盘江峡谷这地方,说是“地质迷宫”都客气,全是疏松的石灰岩,一钻下去就可能撞见近百米深的溶洞,跟埋着地雷似的,但中国人早就把这所谓的“天堑”摸透了! 选址时,设计团队沿着江走了一年,把桥位一升再升,最后定在565.4米的高度,比国外最高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海吉焦峡谷大桥还高出近100米,相当于200层楼悬在半空。 这么高的地方,咋建呢?一开始就有人提议建悬索桥,可一算账就知道行不通——悬索桥要装巨大的混凝土锚碇,光开挖山体填溶洞就得多花一亿,还得破坏山体稳定。 中国工程师干脆换了思路,选了钢桁梁斜拉桥,最重的构件才20多吨,比悬索桥七八十吨的大家伙好运输多了。 可运输还是成了拦路虎,山里的弯道连27米的标准构件都拐不过去,建设者们就想出了“化整为零”的巧劲,把钢桁梁截成17米长,用六轴大卡车从河北山海关运到六盘水,再换12米的小卡车爬盘山路,最后用60万套螺栓在山顶重新拼起来,这耐心换谁来都得服。 这还不算完,大桥边跨才256米,中跨却有720米,边中跨比例只有0.36,连常规施工方法都用不了,总设计师彭运动带着团队做了无数次计算机模拟,愣是琢磨出“纵移悬拼”的新法子,不仅没出一点意外,还拿了11项专利。 那会儿山上连工业用电都没有,建设者就架了数十公里输电线;缺水就在悬崖上建二级泵站,把五百多米下的江水抽上山,这股韧劲,哪是“痴人说梦”能概括的。 从2009年开工到2016年合龙,七年时间里,没人喊过一句“办不到”,只想着怎么把每一步做到极致。 通车那天,才真正让这“笑话”变成了奇迹。以前云南宣威到贵州六盘水五个小时的山路,现在一小时就到,货车司机段大荣最有发言权,以前跑一趟颠簸八小时,赚800块还得在路上食宿,现在一天能跑两趟,收入翻到2000块。 曲靖农产品市场里,水城来的商户多了八成,六盘水的玉米、猕猴桃顺着大桥卖到云南,甚至通过腾冲口岸运到缅甸,第一次实现了大豆油出口。这十亿元不仅没打水漂,反而砸出了“金元宝”,直接带动2万多人脱贫,1万多人吃上了旅游饭,成了实实在在的“扶贫桥”。 后来的事更让那位专家打脸。2018年北盘江大桥拿了国际桥梁大会的“古斯塔夫斯”金奖,这可是桥梁界的“诺贝尔奖”,评委们对着565米的高度、1341.4米的桥长和720米的主跨赞不绝口。 英国BBC拍了纪录片叫《难以想象的中国工程》,美国《华盛顿邮报》说这是“基础设施的世界纪录”,连日本朝日新闻都跟着报道。 现在世界桥梁圈流行一句话:20世纪看欧美,90年代看日本,21世纪看中国。贵州更是靠着2.1万座桥梁成了“世界桥梁博物馆”,世界高桥前100名里中国占80多座,光贵州就有40座,北盘江大桥就是其中最亮眼的那座。 2023年,这里还办了国际高桥极限运动邀请赛,11个国家的选手从桥上起跳,这场景要是让当年讥讽的专家看见,怕是得改口说“中国这实力,太超乎想象”。 说到底,中国基建从不是靠蛮干,是靠摸透规律后的创新,靠啃硬骨头的韧劲。十亿元花在大桥上,换的是山海相连的通途,是百姓增收的底气,是世界对中国实力的认可,这可比捐出去有价值多了。
“中国还没那个实力,不要痴人说梦了!”国外一专家得知我国要在贵州和云南交界处建设
依秋聊趣
2025-10-13 17:53:04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