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斯7000多名士兵从地道蜂拥而出,全面接收加沙,清除叛徒,以色列数百亿美元弹药轰炸,哈马斯还能挺住,这生存能力简直让人震惊。 当地时间10月10日,加沙第一阶段停火协议刚生效,以色列军队刚撤出加沙城,一场 “地下风暴”就骤然席卷战场。 哈马斯7000名骨干士兵从纵横交错的地道中陆续钻出,紧接着迅速整合加沙境内其他抵抗力量,凑齐近5万人马同步行动,几乎是以措手不及的速度接管了加沙防务。 街头瞬间变了样,有的哈马斯成员穿警服、有的混在人群里便衣行动,快节奏设立检查站、封锁道路、搜查车辆,没给局势留一丝缓冲空间。 而他们的首要任务不是庆祝停火,而是“清除叛徒”,通过电话、短信下达动员令,直指“加沙不法分子与以色列勾结者”。 加沙北部很快爆发激烈枪战,哈马斯对亲以色列部族武装下了最后通牒:48小时内缴械,否则格杀勿论。 仅一天后,他们就公开处决达格马什家族15名成员,理由是“战时为以色列提供情报”。这场血腥清洗,既是权力巩固的信号,更是对内对外的强硬宣示。 与此同时,哈马斯还任命5名有旅级指挥经验的军事人员担任加沙五大地区“州长”,直接将加沙从以色列占领状态切换为自己的军事管制。 哈马斯能撑到现在,靠的从不是人多势众,而是挖了几十年的“地下长城”。9月中旬,以色列发起“基甸战车2号”行动,调派5个整编师、13万兵力围堵加沙城,号称要一锅端哈马斯。 可当时哈马斯仅存的2500名战斗员,早躲进了深达数十米的地道网。这些隧道用特殊钢材加固,岔道如迷宫般复杂,还连通着重症监护室、弹药库,直接成了 “移动作战指挥部”。 以军最初想硬闯,结果在谢赫拉德万街区遭伏击,被火箭推进榴弹打得手忙脚乱,连军官都受了伤。 后来以军换招,往地道里灌密封材料,单在拜特哈嫩地区就堵了 7 公里隧道,可哈马斯的隧道网早修得四通八达,炸了一半仍能靠剩余通道打游击。 9 月 18 日,以军倒是精准空袭了加沙城东部仓库区的武器库,里面的火箭弹、爆炸装置全被炸爆,烟柱冲天、周边建筑掀顶,以军还特意放视频炫耀。 但哈马斯硬是扛住了,哪怕弹药只剩战前的 15%,新兵没装备、没训练,仍靠埋地雷、打伏击拖住了 13 万以军,这份生存能力让外界咋舌。 可谁也没料到,停火生效后哈马斯却放出大招:宣布放弃加沙治理权。这步棋其实藏着深意,打了两年,加沙已成废墟,6 万多人死亡、463 人死于饥荒,此时接治理担子就是烫手山芋。 于是哈马斯放权不放枪:明确表示武器 “除非交给巴勒斯坦国”,自己的人员还能进入未来的巴勒斯坦国军中任职,等于牢牢攥住了核心实力。 反观以色列,虽说控制着加沙 53% 的领土,内塔尼亚胡喊着要 “非军事化”,可哈马斯压根不搭理,这场停火能维持多久仍是未知数。 说到底,哈马斯的生存奇迹背后满是悲哀,不是他们有多强大,而是把加沙的绝望与仇恨,变成了独特的生存哲学。只要以色列的占领没结束、加沙的封锁没解除,哈马斯就有源源不断的兵源与理由。 他们用最原始、最残酷的方式,在夹缝中活成了一根谁也拔不掉的毒刺,而这根毒刺的每一次扎痛,都是加沙人道灾难的又一次提醒。
以色列前功尽弃,仅几个小时,哈马斯成批钻出地道重新控制加沙,招摇过市!英国媒
【44评论】【3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