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烈士牺牲后,陈诚冒死护遗孤,借“陈明德”化名助其子女求学立足,情义与人性在时

运赛过去 2025-10-13 19:49:12

吴石烈士牺牲后,陈诚冒死护遗孤,借“陈明德”化名助其子女求学立足,情义与人性在时代风雨中闪光。 吴石和陈诚的交情,得追溯到保定军校。那时候两人同期读书,虽然陈诚是第八期,但他们经常在操场和宿舍交流兵法。陈诚1898年生于浙江青田,早年读师范和体育专科学校,1920年南下广州投效粤军,次年进保定炮科。毕业后他升得快,很快就当上连长。北伐时期,两人并肩在前线,吴石率队从福建北上,陈诚在东路军行动。战场上他们一起看地图、分任务,那份默契不是随便说说的。抗日时,吴石在防务部,陈诚指挥第五军转战淞沪和桂南,两人偶尔通信,讨论时局。陈诚后来升到行政院长,在台湾是蒋介石的二把手,权力不小,但蒋的猜忌心重,动不动就查人。吴石赴台后,两人表面上还是旧识,但吴石的地下工作让局面复杂起来。 1950年3月1日,吴石在台湾被捕,东海小组的很多人也落网。国民党高等军法会审庭判他死刑,蒋介石核准。6月10日下午4点半,他在台北马场町刑场就义,年56岁。同天还有朱枫、陈宝仓、聂曦三人一起牺牲。这案子轰动一时,牵扯出不少人,包括朱谌之、王正均等。吴石走后,家里彻底乱套。他有四个孩子,长子吴韶成和长女吴兰成留在大陆求学,次女吴学成16岁,小儿子吴健成才7岁,跟母亲王碧奎一起赴台。王碧奎被抓进去关了7个月,出来时一家三口挤在台北一间漏风小屋,日子过得紧巴巴。特务监视着他们,买菜上学看病都得报备,稍微不对劲就可能出事。那年头台湾“白色恐怖”正严,烈士家属身份等于定时炸弹,随时可能被“斩草除根”。吴学成为了养家,很快就辍学去纺织厂打工,还帮人带孩子洗衣服,凑钱供弟弟读书。小吴健成年纪小,只能跟着姐姐咬牙坚持。 关键时候,陈诚出手了。他知道吴石的事后,没袖手旁观。身为台湾当局二号人物,他动用关系把王碧奎从牢里捞出来,安排他们在小屋安顿,还派人送米粮衣物。光救人不够,孩子上学是大事。那时候学校不敢收烈士家属,招生官一看背景就摇头。陈诚想了办法,用自己年轻时在日本留学用的化名“陈明德”,给吴石的两个孩子背书,让他们以这个名字报考学校。 这个名字等于一道护身符,招生主任看到就点头盖章。陈诚这么干,风险大得很。蒋介石疑心病重,任何跟“通敌”沾边的事都可能扣帽子,他要是被查,前程没了不说,还可能丢命。但陈诚没退缩,坚持把事办成。吴学成用这个名字进了学校,但家里穷,她没读多久就退学了,早早结婚帮衬家计。吴健成靠着这个机会,继续念书,高中毕业考上台湾大学,主修化学。毕业后他拿到了美国名校的全额奖学金,1977年赴美留学。几年后,他兑现承诺,把母亲接去洛杉矶安度晚年。王碧奎1993年2月在那儿去世,享年80多岁。 大陆上的两个孩子,吴韶成和吴兰成也没闲着。吴韶成毕业于南京大学,从事河南冶金工业建设,后来当上省人大代表,正厅级干部。吴兰成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去内蒙古牙克石林区工作20多年,后调到北京,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还是北京市政协委员。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晚年生活稳定。党没忘吴石,1965年追认为革命烈士,1973年毛泽东和周恩来确认。多年后,中央接见吴石大陆子女,说“党没有忘记吴石同志”。 1994年,吴学成从台湾捧回父亲骨灰,吴健成从美国捧回母亲骨灰,两人合葬在北京香山福田公墓,紧邻何遂夫妇墓地。何康主持了安葬仪式,那一刻算是圆了王碧奎的心愿。吴健成在美国读完化学硕士,回国探亲时还和姐姐姐弟聚聚。吴学成晚年对自家孩子说起外公时,没了年轻时的埋怨,只说“他爱国家胜过小家”。 吴石为信仰献身,陈诚守旧谊,两人立场不同,但人性那点东西没变。陈诚1965年3月在台北病逝,67岁,葬礼挺隆重,但他这事没张扬,子女后来才慢慢知道。

0 阅读:1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