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能源报
多名外企高管、专家日前参观了多家中国智能制造工厂,均对中国的技术发展感到“非常震惊”。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0月12日报道,包括福特公司首席执行官在内的多名外企高管、专家日前参观了多家中国智能制造工厂。报道称,这些来自西方的参观者均对中国的技术发展感到“非常震惊”。
▲极氪位于中国宁波的智能工厂,图片截取自报道
报道称,美国福特公司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在中国参观了一家新能源汽车制造厂后,对自动驾驶、人工智能、面部识别等技术创新感到惊讶。“中国的生产成本和汽车质量远远优于西方工厂,”法利对媒体表示。
澳大利亚矿业巨头福特斯克金属集团总裁安德鲁·弗里斯特表示,在中国之行后,他决定放弃在公司内部生产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计划。“你去中国工厂看看就知道,整个流水线是一个大型传送带,零件被一点点地组装起来。沿着传送带走八九百米,你就能看到一辆卡车组装完毕了,而这一切都由机器人而非人力完成”,弗里斯特对记者说。
▲外媒报道配图
英国最大电力供应商章鱼能源公司的老板格雷格·杰克逊提到,自己参观了一家“有着天文数字产量的手机工厂”,由于工厂全靠机器人运转,因此是一个无须开灯的“黑暗工厂”。杰克逊说:“中国的竞争力已从政府补贴和廉价劳动力,变成了大量高技能、受过良好教育的工程师,他们正在疯狂地创新。”
对于这一系列成就的原因,报道援引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报告称,中国政府正用各种手段大力推进自动化生产,中国工业基础在过去10年中发生了巨大的高科技转型。2014年至2024年间,中国使用工业机器人的数量从18.9万台猛增至200多万台。
报道称,尽管有人会以“中国人口众多”解释中国上述成就,但数据指出,即使按人口比例算,中国使用机器人的数字也远超美、德、英等国。而且和过去西方人眼里的“廉价中国产品”完全不同的是,中国正被业内人士视为新能源汽车、电池、无人机等多个行业的技术领导者。
知名智库“欧洲改革中心”的首席经济学家桑德·托尔多尔表示,西方若想跟上中国的创新步伐,保持制造业的活力,就必须努力加强对机器人技术的投入。“既然中国在这方面取得了优势,那么我们应该努力追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