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们摊牌了!   韩国瑜相中郑丽文,韩国瑜为郑丽文站台,说她“有战斗力,论述能

波览历史 2025-10-14 09:50:26

大佬们摊牌了!   韩国瑜相中郑丽文,韩国瑜为郑丽文站台,说她“有战斗力,论述能力强,攻防能力强,人品过硬”。   国民党主席选举进入最后倒计时,这场被岛内媒体称为“保守与变革之争”的选战,因韩国瑜的公开站台再起波澜。   韩国瑜力挺郑丽文,称赞其“战斗力、论述能力、攻防能力、人品过硬”,不仅将选情推向高潮,更暴露了蓝营内部路线的深刻分歧与权力博弈。     韩国瑜选择此时为郑丽文站台其实有迹可循。两人政治同盟可追溯至2018年高雄市长选举,郑丽文时任韩国瑜竞选总发言人,助其成功整合舆论对抗绿营。   2023年“换侯”风波中,郑丽文更是公开力挺韩国瑜出战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巩固了互信基础。这种“患难与共”的经历,成为韩国瑜表态的关键动因。     更深层的是,韩国瑜虽身居立法机构负责人,却无法直接参选党主席,其支持郑丽文实为一场精明的战略布局。   通过郑丽文,韩国瑜可确保其主导的初选制度落地,避免卢秀燕阵营通过“征召机制”直接上位。   若郑丽文当选,韩国瑜不仅能通过“韩系”人马扩大党务影响力,更可为2028年自身参选铺路。   此外,郑丽文主张的“蓝白合”与改革路线,与韩国瑜“打破党内利益小圈子”的理念高度契合,两人合作堪称政治互补。     另外,郑丽文在此次选举中势头强劲,岛内民调显示其支持率高达57%至68%,远超其他候选人。她的优势源于三大核心:   1.  改革主张:郑丽文高举“世代交替”旗帜,主张改革提名制度、整合在野力量,契合基层党员对“老人政治”的厌倦。她提出在“蓝白均有意愿”的选区通过初选机制协调候选人,避免2024年选举中票源分散的失误,这一务实策略获得年轻党员和中间选民青睐。   2.  军系支持:郑丽文多次与“黄复兴党部”等军系团体互动,强调坚持“九二共识”与两岸和平交流。韩国瑜在军系中威望极高,其站台为郑丽文赢得了关键票仓支持。   3.  个人特质:郑丽文从民进党转向国民党的经历,使其成为跨越蓝绿界限的桥梁人物。韩国瑜特别强调其“战斗力”,指向她在立法机构质询中屡次让官员辞职的记录,这种攻击性问政风格正是制衡民进党所需的。     韩国瑜的支持虽为郑丽文注入强心针,却亦加剧了党内派系矛盾。郝龙斌、罗智强等候选人代表保守势力,主张“护卢”与稳定延续。   韩国瑜公开力挺郑丽文,被“郝系”解读为“韩流干预派系竞争”,可能激化本土派与改革派的对立。     此外,郑丽文与张亚中代表“改变派”,主张革新两岸论述与党务制度;而郝龙斌等人则强调传统路线,甚至提出“抗中保台是骗局”以迎合部分民意。   这场选举不仅是权力争夺,更是决定国民党未来走向的关键抉择,是继续依赖大佬政治,还是彻底走向基层革新。     而郑丽文提出的“蓝白合”承诺,将成为影响选后格局的关键变量。   她主张建立“党对党协商机制”,在台南、高雄等绿营优势区整合蓝白候选人,突破民进党基本盘。   然而,如何平衡地方派系利益与民众党布局,仍需具体方案。若合作失败,蓝营可能重蹈2024年分裂覆辙。     两岸议题上,郑丽文坚持“九二共识”,但反对无条件让步,主张在和平基础上保障台湾地区利益。   这种务实立场既避免刺激大陆,又守住主体性,符合当前台湾民众对经济与安全的双重需求。     韩国瑜与郑丽文的合作,折射出国民党在困境中的自适应能力。   无论是韩国瑜的“锦上添花”,还是郑丽文的“改革呼声”,均指向蓝营对重返执政的迫切渴望。   然而,真正的挑战在于当选后如何整合派系、践行蓝白合、重塑两岸论述。     国民党主席选举将于10月18日投票,结果不仅决定党务领导权,更影响2026年“九合一”选举布局乃至2028年地区领导人选举战略。   无论谁当选,国民党的未来取决于能否真正倾听基层、打破旧有枷锁,而非沉溺于内部权斗。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0 阅读:0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