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还看不上中方?   前不久,印度官员桑迪普·庞德里克访韩后扔出了一句狠话:“

世界今若在 2025-10-14 10:52:09

印度还看不上中方?   前不久,印度官员桑迪普·庞德里克访韩后扔出了一句狠话:“印度不想成为下一个中国”。   桑迪普说“印度要走自己的路”,其实就是想避开传统制造业短板,另辟蹊径。   最近几年印度总爱提芯片、新能源这些“新赛道”,仿佛只要换个方向就能弯道超车。   但现实远没那么简单。   就拿印度最看重的芯片项目来说,2024年塔塔集团和台积电合作,投了110亿美元搞晶圆厂。   钱一半是政府补贴不说,核心技术、设备、软件全靠进口。   连生产都要请台积电的人来盯着。   就算2026年真能量产,良率也难上60%,跟我国中芯国际7纳米量产比,差距不是一丁点。   新能源、光伏这些领域,印度也想通过高补贴吸引外资。   可关键材料、设备大多还得靠进口,自己能做的部分不多。   国际能源署和印度官方的数据也很直白,产业链短、配套弱,想大规模做起来还得几年苦功夫。   喊口号容易,真干起来难。   其实,印度这些年对外招商引资挺积极,想趁着美国、欧洲等国家推动产业链转移的机会,把制造业做大。   但印度国内营商环境、政策稳定性、劳动力素质等现实问题,短期内没法根本改善。   我国这些年能够持续吸引全球投资,不光靠的是市场大,更重要的是基础设施、产业配套和政策连贯都让企业放心。   印度要想学,一步都不能少。   我国一直主张全球产业链合作、共同发展,不搞排外,也不怕别人模仿。   台岛、越南、印尼这些地方也在发展制造业,但想达到我国今天的水平,不是一两年能做到的。   全球哪个企业选厂址,不光看成本,更在乎供应链完整、配套齐、效率高,这些都是我国的巨大优势。   印度要想追赶,得先补齐短板,再谈弯道超车。   而且,别看印度这几年GDP增速挺快,制造业基础还很薄弱。   半导体、新能源车、光伏这些“新赛道”,都需要巨大的前期投入、技术积累和产业协同,哪一样都不是简单砸钱能解决的。   我国能实现产业升级,靠的是从上到下的持续努力和务实政策。   印度如果还停留在喊口号、蹭补贴的阶段,想要真正崛起,有得忙活。   总的来说,桑迪普那句“不想当下一个中国”,其实更多是给外界看的姿态。   印度想走自己的路没错,但现实问题一个都绕不过去。   制造业不是嘴上说说,得靠实打实的本事。   我国已经用几十年时间证明了什么叫产业基础和执行力,这种积累不是几句“狠话”能抹掉的。   印度要想站上全球产业链高地,必须得先做好最基本的功课。   所以,别看印度有时候口气挺大,真正要把制造业做起来,还是得脚踏实地一步步来。   喊口号没用,补贴也不是万能药。   产业升级、技术突破、基础设施,这三大块只要有一块没补齐,想复制我国的奇迹都不现实。   我国制造业未来还会继续升级,继续吸引全球目光。   印度能不能跟上,得看他们接下来怎么干。   至于那些“要不要做下一个中国”的说法,终归是外人听听热闹,实际路怎么走,还是得靠实力说话。   参考:印度高官膨胀了:不想当下一个中国——观察者网

0 阅读:0
世界今若在

世界今若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