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媒体10月12日报道称,台湾海军海锋大队林姓士兵被大陆女特工吸收,陷入爱情圈套,泄露了台湾雄风二型导弹操作书 根据报道,这位林姓士兵在海军海锋大队服役,负责操作雄风二型和雄风三型反舰导弹。 没想到他因为赌博被部队汰除后,在2023年1月通过网络交友软件结识了一位自称驻香港记者的大陆女情报人员。 这位化名“楚亭”或“缇萦”的女子实际是大陆武警部队山西省总队通信站的情报人员。两人从未见面,仅仅通过网络聊天,林姓士兵就被爱情冲昏头脑,被对方成功吸收。 更令人震惊的是,林姓士兵不仅自己落入圈套,还拉上了仍在海锋大队服役的蔡姓同袍。 蔡姓士兵见利忘义,在2023年5月将雄风二型导弹发射车上的“放列阵地操演教范”全册、导弹车操作手册等机密资料拿回寝室,用手机翻拍后传给这位大陆女特工,并获得了3万元新台币的报酬。 整个过程中,这两位士兵完全将所谓“保家卫国”的职责抛在脑后,为了个人私利不惜牺牲台湾的安全。 这起事件表面上看是士兵个人行为失当,但细想之下却暴露了台军整体防线的脆弱。军事机密资料竟然可以被士兵随意带出并翻拍,内部保密措施形同虚设。 台国防部事后声称已采取损害管控措施,但这样的补救显得苍白无力。毕竟机密已经泄露,就像泼出去的水难以收回。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台军近期接二连三的糗事。 先是官兵财产申报资料被大规模泄露,连情报人员的真实身份都曝光于世;然后是军事部署被民众拍照上传网络,大陆网友甚至能根据照片轻易定位导弹车的具体位置。 更讽刺的是,台军一名21岁的特战士兵最近在休假期间与网友合谋抢劫出租车,反而被61岁的退役特种兵司机制服。这样的军队如何能担起保卫台湾的重任? 回顾历史,1992年大陆少将级军官刘连昆在台湾“军情局”利诱下为其卖命,台湾方面按照少将级别待遇给他发工资,月薪3500美元,每提供一批情报还额外支付高额报酬。 这些事件都表明,只要诱惑足够,总有人会铤而走险。 这起泄密案可以说是台军整体困境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台军屡屡成为笑柄:自制潜艇“海鲲”号被曝光难以如期交舰,甚至可能“烂尾”;防务预算虽然不断增加,但大多流入美国军火商的口袋;官兵训练不足,纪律涣散。 台当局不断强调要打造“台湾之盾”,但现实却是漏洞百出。 一方面,台军武器装备严重依赖外部采购,自主研发能力薄弱。以雄风导弹系统为例,实际上是仿制美国的技术,存在诸多缺陷。 另一方面,台军缺乏实战经验,训练水平有限。面对可能的实战情况,指挥体系能否有效运转也是一个巨大问号。 台湾《旺报》直言,以纯军事手段应对大陆的统一压力,只会使台湾更危险。 从这起泄密事件看出去,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两岸关系的未来。台湾当局不断强调“以武拒统”,增加防务预算,甚至鼓吹要将防务支出提升到GDP的3.5%。 但这些真的能带来安全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这起泄密案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两岸关系的紧张升级对谁都没有好处。 台湾当局应该认清形势,停止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毕竟历史已经证明,任何分裂国家的企图都不会成功,和平发展才是符合两岸人民根本利益的正道。 国家安全无小事,每个人都可能是守护国家安全的一道防线。大陆方面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我们也应当提高国家安全意识,警惕身边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如果发现间谍行为或线索,可以拨打“12339”国家安全举报电话。 这起发生在台湾的泄密案,它提醒我们,必须时刻绷紧国家安全这根弦,共同筑牢国家安全的坚固防线。毕竟没有国家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 参考资料:台媒:海锋大队士兵被大陆女特工吸收 泄露导弹机密——联合早报网
台湾媒体10月12日报道称,台湾海军海锋大队林姓士兵被大陆女特工吸收,陷入爱情圈
周律鸣法
2025-10-14 11:49:5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