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再次语出惊人!他说:“我们经常说中国AI和美国有一两年差距,但真实的差距是原创和模仿之差。如果这个不改变,中国永远只能是追随者,所以有些探索也是逃不掉的。” 长期以来,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保持着领先地位,其技术、人才和市场优势让其他国家难以望其项背。然而,中国DeepSeek的崛起,却打破了这种近乎垄断的市场格局。 梁文锋团队用实践证明了原创研究的价值。2025年9月17日,DeepSeek-AI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了关于开源模型DeepSeek-R1的研究成果。这项研究采用纯强化学习框架,仅依据最终答案正确与否给予奖励,让模型自主形成复杂思维模式。 这项突破性研究仅花费29.4万美元推理成本。相比国外巨头动辄上亿美元的投入,DeepSeek开创了低成本实现高性能的新路径。这种方法论创新让模型在数学解题、编程竞赛中表现卓越。 《自然》杂志审稿人评价DeepSeek-R1“开启了一场革命”。这是全球首个经过同行评审的主流大语言模型,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梁文锋团队首次正面回应了模型发布之初的蒸馏争议。 原创精神体现在DeepSeek的每个决策中。梁文锋拒绝通过大模型赚快钱的投资提议。他告诉潜在投资者要保持致力于科学项目研究的精神。这种对原创的坚守正是中国AI产业最需要的品质。 中美AI实力对比呈现“基础层差距显著、技术层追赶加速”的格局。美国在基础层占据全球70%以上新增智能算力。中国受芯片限制,智能算力规模不足美国十分之一。 技术层上,美国主导大模型原始创新。中国大模型处于模仿阶段,这与梁文锋指出的“原创与模仿之差”完全吻合。但推理模型和垂直行业大模型数量领先,显示了中国市场的独特性。 应用层成为中国AI实现反超的突破口。中国在政务、金融等领域应用成熟。抖音的AI推荐算法用户留存率比美国版高。支付宝的AI反欺诈系统每年帮用户挡住上百亿诈骗交易。 莫言对新大众文艺的见解同样适用于AI发展。他强调“没有原创,AI的进步会大大减少”。只有不断注入原创“活水”,AI数据库才能保持澎湃水量。这一观点与梁文锋的思考不谋而合。 全国政协委员徐玖平提出要加大科研投入,夯实AI原创性技术根基。他建议设立专项基金,重点支持非定向基础研究和颠覆性技术创新。这些建议直指中国AI发展的核心问题。 斯坦福大学报告显示中美顶级AI模型关键性能差距从2023年的17.5%骤降至0.3%。这标志着全球AI技术竞争进入深度胶着期。中国已从“跟跑者”成长为“并跑者”。 梁文锋的成长经历本身就是原创精神的体现。这位1985年出生于广东湛江的创业者,坚持“能力为先”的团队建设理念。核心岗位多由应届毕业生和经验仅一两年的年轻人组成。 中国AI产业正在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面对芯片限制,中国投入6000到7000亿人民币布局AI全栈。从软件模型到硬件基建,再到实际应用,一环扣一环把链条补全。 阿里巴巴CEO吴咏铭在2025年云栖大会上宣布要做“世界领先的全栈AI服务商”。这代表中国企业正在构建自主可控的AI生态体系。文心一言、豆包等在大模型上慢慢追近美国差距。 未来AI竞争将从“数据与算力的军备竞赛”,转向“算法与智慧的创新竞赛”。DeepSeek-R1为这场新竞赛吹响了号角。中国AI产业需要更多像梁文锋这样的原创思考者。 梁文锋入选美国《时代》周刊“2025年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榜单。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AI原创能力的认可。他的成功证明了中国人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潜力。 原创精神的培育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徐玖平委员建议完善人才战略,增强AI产业发展后劲。要精准引进全球“高精尖缺”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 中国AI发展的核心在于转变思维。从模仿到原创,从追随到引领,这是梁文锋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每一个AI从业者都应当思考如何为原创研究贡献力量。deepsig 对话式AI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再次语出惊人!他说:“我们经常说中国AI和美国有一两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2025-10-14 13:53:00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