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荒诞,中国今日收费,美国没人上班 交通运输部14日凌晨发布《对美船舶收取船

舍外青山 2025-10-14 15:11:08

太荒诞,中国今日收费,美国没人上班 交通运输部14日凌晨发布《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实施办法》,中方对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今起正式施行。对于美国企业所有的、悬挂美国国旗的、在美国制造的船舶,自2025年10月14日起靠泊中国港口的,按每净吨400元人民币计收取费用。 这说法听得人一愣——中国收个港口费,怎么就动摇美国就业了?前几天和宁波港做调度的老周聊,他说政策出来后,美籍船代理的咨询电话确实多了,但真正退单的没几个。毕竟中国港口的效率摆着,全球41%的吞吐量在这,绕是绕不开的,这夸张说法多半是博眼球。 中方这步棋根本不是突然发难。事情的根子在今年4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率先挥舞大棒,搞301调查后宣布10月14日起对中国船舶加收港口费,每净吨最高要收50美元。商务部多次反对无效,这才出手反击,完全是对等反制。 很多人没注意到政策里的“心机”:中国建造的船舶直接豁免,仅来修船的空载船也不收钱。这背后藏着产业考量——中国2025年修船全球份额已达28%,舟山更是占全国40%,豁免能吸引美籍船来修,反而巩固这一优势,美方想卡脖子的算盘落了空。 别小看400元/净吨的分量。一艘载重11万吨的巨型油轮,单次靠港光这笔费用就得多掏4400多万——这相当于船上20名船员一整年的工资总和。更关键的是费用逐年上涨,2028年将飙至1120元/净吨,力度完全对标美方的加码节奏。 船公司早有应对,但不只是换航线那么简单。中远海运把20艘中国造集装箱船调去亚欧航线,改租韩国船跑美线。老周说这背后有门道:中国船员不用像美国那样办C1/D签证面谈,周转快成本低,中远还有专属船员库,调船时人力衔接比美企顺畅得多。 这波操作直接打在美方痛处。克拉克森的数据摆着,中国占全球造船市场超40%份额,美国连1%都不到。本想靠收费打击中国造船业,结果反倒把自己的船公司逼得换船、调航线,美西航线停航数同比涨了46.5%,超疫情时期纪录。 所谓“美国没人上班”,在基层根本不是实情。但美西港口的卡车司机确实不好过,洛杉矶港执行董事都承认拥堵像“打地鼠游戏”,船期减少后,司机等单时间变长,时薪悄悄降了。这些隐性成本,最后都会转嫁到美国消费者的购物账单上。 清华大学鞠建东教授的话戳破了本质:全球港口吞吐量中国占41%,美国才6%。航运领域打贸易战,吃亏的必然是美国。中方的反制不是要搞垮谁,而是要守住公平底线——你可以不讲规矩,但不能指望别人任你拿捏。 那些博眼球的夸张说法,不如关注一个更实在的真相:美方单边主义行径,正在推高全球贸易成本。中国的反制,既是维护自身权益,也是在给全球贸易秩序提个醒。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美国征税进港费 美国港口费 美国港口收费 海运停泊费 美国船舶费 港口收费 天价停船费

0 阅读:0
舍外青山

舍外青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