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心腹新官上任,下令乱世用重典,要对“叛国者”判决从严 普京心腹新官上任第一件事,下令对“叛国者”判决从严。日前,俄罗斯最高法院明确要求基层法院,在处理涉及叛国罪案件时不要考虑减刑的问题,避免出现对叛国罪处罚过轻的情况。 【俄罗斯法院收到命令,不得对“叛国者”心慈手软】 俄最高法院会提出这一要求,主要是因为俄罗斯出现了一起略带争议的案件。根据俄罗斯法律,一旦叛国罪成立,相关人员就将被判处12至20年监禁,若是情节严重甚至可以判处终身监禁。但在近日,有一名俄罗斯公民因为协助乌克兰安全部门,鼓励俄罗斯士兵向乌军投降,同时为乌克兰收集前线士兵个人信息而被确认叛国,但基层法院以此人本身年纪较小、认罪态度较好且协助了相关部门破案为由,对其进行了减刑,最终只判处了他5年监禁。俄罗斯检方明确反对给其减刑,强调法院没有将其叛国行为对对乌特别军事行动的危害考虑在内。 【俄最高法院提出这一要求,是因为出现了一起略带争议的案件】 最终在二审维持原判后,检察院将此事闹到了最高法院,而最高法院支持了检察院的观点,重新判处了此人12年监禁。这一案件的最终判罚结果,以及俄最高法院随后对基层法院提出的要求,足以说明普京政府现在是要“乱世用重典”,以更加强有力的判罚,来打击国内的不安定分子,同时压制住国内的反战声音。反过来说,俄罗斯现在需要下达这种强制命令来震慑国内的“叛国者”,恰恰反映出了俄罗斯国内确实有越来越多的人与西方或乌克兰情报部门眉来眼去。公开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在俄乌冲突爆发前,俄罗斯法院平均每月审理的“叛国罪”或“间谍罪”案件不足1起,到了2023年,却有167人因为这两项罪名被定罪,今年上半年更是有232人因为“叛国罪”、“间谍罪”、“与外国秘密合作”等罪名被判刑,创下了俄罗斯现代史上的最高纪录。 【俄法院处理的“叛国罪”“间谍罪”案件与日俱增】 俄罗斯出现这种情况是该国长期发展与外部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先说长期发展的问题,俄罗斯内部本身就情况复杂,多年来亲西方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模式,导致了圣彼得堡等经济发达地区有很多亲西方人士,自帝俄时代就错综复杂的民族宗教情况,又导致俄罗斯长期面临内部分离主义的威胁。普京政府虽然以强力手段清除了政坛的反对派,压制了一批激进的分离主义分子,但无法彻底消除内部的反对声音。而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以及西方制裁的不断加码,俄罗斯经济又面临重重困难,政府在民生等领域的投入减少,导致一部分民众面临生计问题。在此情况下,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民众,在本就对政府不满的情况下,受到西方与乌克兰情报部门给出的金钱等诱惑,最终走上了叛国的道路。 【战时经济繁荣的表现褪去后,俄罗斯经济面临重重困难】 俄罗斯政府现在无法快速结束战争,也难以在短期内解决国内的经济民生问题,但又不能放任这种情况延续下去,便只能以不减刑的严酷刑罚来震慑国内。只是这种震慑手段,使得配合调查换取减刑成了奢望,这可能会给俄联邦安全局等部门的调查行动带来困难。顺带一提,在苏联解体后的30多年时间里,最高法院院长便一直是列别杰夫,直到2024年,列别杰夫在任上去世。尽管列别杰夫在大部分问题上不会与普京唱反调,但他的长时间在位,依旧确保俄罗斯法院系统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相比联邦侦察委员会等部门,普京对于法院系统的直接掌控力较弱。 【列别杰夫去世,给了普京加强对法院系统掌控的机会】 随着列别杰夫去世,普京开始尝试加强对法院系统的掌控,任命了自己的老同学波德诺索娃为最高法院院长。但事与愿违,波德诺索娃在上任的时候便身体不佳,最终于今年7月死于癌症,普京只能提拔自己的另一个心腹、原检察院总检察长克拉斯诺夫出任院长。此次要求基层法院不得对“叛国者”心慈手软,就是克拉斯诺夫上任以来,最高法院下达的首份司法实践提议。所以,俄最高法院此番行动,极有可能就是克拉斯诺夫新官上任后烧出的第一把火,是其帮助普京强化对整个司法体系掌控力,确保这一系统与政府一条心的一步。 【俄最高法院此番行动,可能是克拉斯诺夫新官上任后烧的第一把火】 这无疑清晰地传递出克里姆林宫在国内“肃清异己、对齐思想”的强硬信号。然而,当严刑峻法取代了政治说服,当入狱的判罚堵住不满的声浪时,这种强大控制力的展示,反而暴露了俄罗斯内在的脆弱与普京政府的不安。一边是前线战事的僵持,一边是内部“叛国者”激增的现实,普京政府正试图用铁腕手段来平息这一切让人焦虑的变化。只是,不断攀升的判罪数字本身就在诉说一个故事:高压或许能震慑一时,却难以真正浇灭那在压力下暗涌的火焰。单纯通过严厉司法来维持稳定的道路,恐怕只会越走越窄。
普京心腹新官上任,下令乱世用重典,要对“叛国者”判决从严 普京心腹新官上任第一件
地缘经纬
2025-10-14 15:13:0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