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级天眼”,上午发射入轨,下午高清出片,拍摄地域是俄罗斯。 在10月11

百日依山尽 2025-10-14 15:33:15

中国“超级天眼”,上午发射入轨,下午高清出片,拍摄地域是俄罗斯。 在10月11日,上午10点多由“引力一号”运载火箭发射的“江苏地质号”遥感卫星(吉林一号宽幅02B07星),下午13点多就传回来了高清卫星照片。 上午发射,下午出片!中国这颗 “江苏地质号” 卫星太给劲了,10 月 11 日刚被 “引力一号” 火箭送上天,3 小时后就传回了俄罗斯克麦罗沃地区的高清照片,0.5 米的分辨率连地面的小型车辆、单棵树木都看得一清二楚,更让人意外的是,这颗民用卫星的性能,竟远远超过了俄罗斯最先进的军用侦察卫星。 能实现这种 “发射即见效” 的速度,靠的是背后两套硬核技术的支撑。负责送它入轨的 “引力一号” 运载火箭,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起飞推力达到 600 吨,能把 4.2 吨重的航天器稳稳送入 500 公里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 更关键的是它的 “快速响应” 能力,固体燃料可以提前预装,省去了发射前加注燃料的繁琐流程,24 小时内就能完成发射准备,这也是它能精准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的关键。这次发射是它的第二次海上发射任务,海上机动发射的优势让卫星能更灵活地覆盖全球目标区域,为快速成像打下了基础。 而 “江苏地质号” 本身更是藏着不少黑科技。这颗卫星还有个代号叫 “吉林一号” 宽幅 02B07 星,是长光卫星和江苏省地质局联合研制的,属于国际上最轻的超大幅宽亚米级光学遥感卫星之一。 它的视野特别开阔,150 公里的幅宽意味着一次成像就能覆盖很大一片区域,相当于能同时拍下几百个足球场的范围,再配上 0.5 米的高分辨率,实现了 “看得广” 和 “看得清” 的完美结合。 这种分辨率水平能清晰识别建筑结构、农田边界甚至是小型设施,不管是矿产资源勘查还是国土空间监测都能派上大用场。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性能对比优势。俄罗斯现役最先进的 “角色” 系列军用侦察卫星,分辨率和响应速度都比不上这颗中国民用卫星,就连之前被寄予厚望的 “猎豹”-M 系列,1.1 米的分辨率也和 “江苏地质号” 的 0.5 米差了一倍多。 要知道,0.5 米分辨率的影像在实际应用中价值巨大,既能用于城市规划里的违章建筑监测,也能在农业领域精准判断作物长势,甚至在灾害发生后快速评估受损范围,这些都是很多国家渴望的遥感能力。 从研制到发射,这颗卫星的诞生背后是中国遥感技术的多年积累。“吉林一号” 星座早已形成规模,而 “江苏地质号” 的加入进一步扩增了大幅宽、高分辨的遥感信息资源,能为国土资源普查、智慧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持。 这次快速传回俄罗斯地区的高清影像,不过是它众多能力的一次小展示,后续随着星座的完善,类似的 “发射即出片” 场景只会越来越常见。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0 阅读:35

猜你喜欢

百日依山尽

百日依山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