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日媒揭露中国被彻底激怒的真正原因,日经新闻网周六称,中国近期出台史上最严稀土新规,其根源在于美国9月底强化的实体清单50%规则,连坐制实体清单被彻底激怒。美国将黑名单企业及其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和关联企业全部封锁,波及中国数千家企业,半导体和AI行业出口订单骤降,中国采取史上最严稀土新规作为反制。 风控机构Kharon算了笔账,这一下受影响的中国企业直接从3400家飙到了数万家,半导体和AI行业首当其冲遭了殃。有家国产GPU设计商本来都排到明年的5nm流片订单,直接被台积电和三星暂停了,几千万的光罩费就这么打了水漂。 更让人窝火的是美国的双重标准,他们把政策生效日定在11月28日,却只给自家企业和盟友留了60天缓冲期,压根没给中国任何协商的余地,中方多次主动沟通,美方就甩过来一句“技术问题找BIS”,这态度换谁都难以接受。 这种背景下,10月9日中国商务部一口气发布了8个公告,“史上最严”的稀土新规直接落地。这规则特别狠,采用“成分穿透”的逻辑,只要产品里中国稀土成分超过0.1%,不管是在国内生产还是拿到境外加工,都得先拿中国的许可证。 就算是外国企业用了中国的稀土技术,转卖产品时也得经过中方审批,要是涉及军事用途,基本就是“一票否决”。 懂行的都知道,这招正好打在美国的七寸上,他们的F-35雷达、福特级航母电机,还有半导体、新能源车这些核心产业,全都离不开中国稀土。 10月12号标普全球也给出了数据,要是中国把审批放慢到45个工作日,美国半导体、军工等四大行业2026年的成本得增加290亿美元,GDP都可能被拉低0.3个百分点。 这下美国企业彻底慌了,洛克希德·马丁那些军工巨头赶紧给国会写信,说手里的稀土库存只够撑14个月,新的供应链要到2027年才能投产。苹果、特斯拉的CEO更是一周内两次进白宫施压,就怕圣诞季缺料导致产品涨价。 其实中国早有准备,前三季度对美稀土合金出口已经降了32%,空出来的份额都转给了欧盟和东盟,等于手里握着市场主动权。国内的磁材企业也早早就“出口转内销”,新能源车、风电这些行业都能消化国产磁体,价格一直稳得很。 更关键的是,全球70%的稀土加工产能、90%的精炼技术都攥在我们手里,美国就算重启老矿、建新厂,短期也根本替代不了。 美国想用“连坐制”卡技术脖子,却忘了自己依赖中国的战略资源;中国的稀土新规也不是要切断供应,而是维护自身权益的正当回应。在相互依存的时代,靠打压封锁只会两败俱伤,只有有协商合作才能让产业链稳定运转。
10月12日,日媒揭露中国被彻底激怒的真正原因,日经新闻网周六称,中国近期出台史
栗頿聊
2025-10-14 15:43:3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