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贸易代表:中方反击前没通知,反击后还拒接电话 事情的前因后果其实很清楚,先是美国在9月中美经贸会谈后,短短二十多天里就出台了一系列对华限制措施,又是收紧半导体出口管制,又是搞额外的港口费,明显是破坏了双方好不容易缓和的谈判氛围。 中方出台稀土出口管制,本来就是依法维护自身利益的反制手段,结果格里尔倒打一耙,把美国塑造成了被动的一方。 他这么说,首要的原因估计是想转移国内的压力。毕竟中方反制措施出来后,特朗普政府又祭起了关税大棒,威胁加征高额关税,可这招没吓到别人,反而先把美国股市吓崩了,美股遭遇“黑色星期五”,市值蒸发不少,美国经济界肯定满肚子意见。 这种时候,把责任推给中国,说中方“不通报、拒沟通”,就能给国内一个交代,掩盖他们自己预判失误、政策失当的问题。 再者,这也是一种舆论战的套路。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把中方说成“不讲理”,这样一来,美国后续要是再搞什么限制措施,就有了借口,试图在国际上占点舆论便宜。 毕竟,以前美国总爱玩这套,靠着舆论优势给对手施压,只不过现在大家都看得越来越清楚了。 更深一层看,这既是施压也是试探。格里尔公开说被拒接电话,一方面是想营造一种中方“不愿沟通”的印象,逼着中方在稀土管制问题上松口; 另一方面恐怕也是想摸摸中方的底,看看中方这次的反制到底有多强硬,后续谈判能有多少空间。毕竟稀土是高科技产业的命门,美国对这个的依赖程度可不低。 最有意思的是,格里尔这种“诉苦”的姿态,反而暴露了美国的底气不足。之前特朗普还在强硬叫嚣加税,转头他的贸易代表就开始公开抱怨被拒接电话,这前后的反差太明显了。 说白了,美国就是高估了自己的筹码,以为还能像以前那样靠施压让中国妥协,没料到中方的反制这么坚决,自己先扛不住了,只能靠这种说辞找补点颜面。 以前那种“我施压你妥协”的套路行不通了,就想靠撒谎、甩锅来维持体面,可事实根本藏不住。中方早就通过正规渠道通报过相关措施,之后还进行了工作层会谈,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 美国与其花心思编造“被拒接电话”的戏码,不如好好反思自己的政策错在哪。要是一直抱着“我能制裁你,你不能反制我”的傲慢心态,只会让自己更被动。
中美最后的结果,在中美巨额关税下,中美贸易已经清零,接下来中美只有两种结果2
【11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