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龙斌若选败,最惨的可能是赵少康,王雪红恐已起心动念 今年台湾国民党党主席选举打得火热,场内场外硝烟弥漫。赵少康本想通过力捧郝龙斌来巩固蓝营阵地,没想到这一操作直接点着了蓝绿两边的导火索。 就在大家还在数着选票的时候,赵少康“大陆介选”言论冲进风口浪尖,蓝营自己人炸锅,绿营见缝插针,媒体圈大佬王雪红也按捺不住,这场选举变成了一场舆论与资本的多方较量。 赵少康在记者会上把话挑明,说大陆通过互联网干预选举,蓝营内部不少名嘴当场翻脸。 蔡正元、郭正亮等人直接在节目上开怼,批赵少康“杀鸡取卵”,这话说得不轻,意思就是赵少康为了帮郝龙斌上位,把国民党自己给坑了。事件一出来,蓝营民调立马掉了3个点,郝阵营气势也被打压了不少。 绿营那头立刻抓住机会,媒体报道民进党立委借势推动“反渗透法”修订,蓝营这下成了“分裂”的活教材。 赵少康之前封杀张亚中,铁了心要捧郝龙斌,这一连串操作让不少人怀疑他是不是把媒体当成了自家后花园。 赵少康的做法已经越界,成了“媒体人插手政坛”的典型。其实赵少康这波操作暴露了蓝营内部根本没统一战线,反倒帮了绿营一把,让对手有了发挥的空间。 说起赵少康和TVBS的恩怨,早几年就埋下了种子。2019年,赵少康以“媒体要中立”为由,拒绝电视台要求给韩国瑜加戏,跟TVBS董事长陈文琦结下梁子。 结果这几年,TVBS慢慢削减赵少康的话语权,节目改名、主持场次锐减。外媒分析这其实是TVBS在去个人化,防止哪个大咖把电视台变成自家麦克风。 这次党主席选举,赵少康又把自己主持的节目变成了郝龙斌的造势大会,TVBS内部不满的声音越来越大。有知情人士透露,王雪红对节目公信力受损极度反感,考虑换掉赵少康。 其实像TVBS这种大台,根本不可能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资本和政治的博弈,永远是利益优先。赵少康要是真失势,TVBS只会更快推进新一轮改革,把节目交给更年轻的主持人,顺应媒体年轻化的潮流。 要是郝龙斌真败选,那赵少康可真是两头不讨好。他失去党内的话语权,媒体影响力跟着缩水。 外界评论说,赵少康的政治能量其实全靠内部渠道,一旦被边缘化,他的节目也就剩下个壳子,影响力大打折扣。 蓝营也会抓住机会,走更务实的路线,比如加强和大陆的沟通,放弃用激进的选举策略搏流量。新华社评论里提到,两岸交流始终是台湾发展的“大头”,一味靠激进言论只会让自己孤立。 TVBS这边也不含糊,王雪红极有可能顺势推动节目改革,给新生代主持人更多机会。 其实近年来TVBS收视率已经持续下滑,观众口味变了,老套路玩不转,改革压力一天比一天大。媒体圈都知道,TVBS要抓住年轻观众,必须加快更新换代,把老一套话语体系彻底抛掉。 从整个事件看,赵少康本想借助郝龙斌选举东山再起,结果反被反噬。蓝营内讧、民调下滑,党内名嘴集体反水,资本方也不再力挺。 说到底,台湾政坛和媒体圈的关系,早就不是单纯的合作或制衡,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局面。媒体资本和政党利益本来就互相牵制,一旦一方动作太大,另一方必然会反扑。 更有意思的是,这场风波不仅是蓝营的家务事,还映射出台湾政媒关系的脆弱。政党想借媒体造势,媒体资本又不想被某个人绑架,双向拉扯之下,谁都不想做输家。 历史上类似的故事不少,比如当年香港无线电视高层和政界的纠葛,最终还是资本和舆论决定了个人的命运。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健康的媒体生态和理性的政党竞争,才是社会稳定的保障。 赵少康这次不仅没能帮郝龙斌,还可能把自己送进了舆论的漩涡。 蓝营要想翻身,得先解决内部分歧,资本方也会更谨慎地布局,看看谁才是真正能带来话语权的新面孔。台湾的政媒关系,还会继续斗智斗勇下去。 参考资料:最终场政见会高雄登场,郝龙斌、郑丽文气势大比拼2025-10-14 08:44·台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