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出警告:中国下个月开始飞往美国航班,不可以经过“俄罗斯上空”,否则禁止降落

真实安德烈 2025-10-14 16:16:18

美国发出警告:中国下个月开始飞往美国航班,不可以经过“俄罗斯上空”,否则禁止降落美国。 这事得从2022年俄乌起冲突时说起,美国当时带头拉着西方国家对俄罗斯搞制裁,禁贸易冻资产一套组合拳下来,顺手也把自家航司的路给堵了——俄罗斯立刻反制,不让美航飞越西伯利亚空域,这下美航直飞亚洲的航班只能绕远路,成本一下就上去了。 可中国没跟着选边站,凭着和俄罗斯的航权协议,自家航司继续走这条捷径,这就让美国心里不平衡了,毕竟眼瞅着别人走快车道,自己却在慢车道上挪,换谁都得有点想法。 现在中美之间每周大概70个航班班次,其中三分之二都要经过俄罗斯领空,这条航线可不是随便选的,地球是个球体,从中国飞美国走俄罗斯上空的极地航线,最短距离才11000公里,要是改成绕太平洋的越洋航线,得硬生生多出3000公里,多飞3个小时不说,还得多烧7到10吨航空燃油。 航空燃油比普通燃油贵不少,单趟光油钱就得多花5万块,来回就是10万,对航空公司来说可不是小数目,尤其是现在中美航班还没恢复到疫情前的峰值,2024年才勉强回到每周50班,远不如之前的150班,这点利润根本经不起折腾。 美国这次突然发警告,说要禁止经俄领空的中国航班降落,表面上喊着“维护公平竞争”,说中国航司占了便宜,实际上就是自己政策酿的苦果要别人买单。 美航自己绕飞阿拉斯加航线,航班时长都涨到16小时以上了,成本凭空增加18%,却把账算到中国头上,甚至给中国航司下了48小时的最后通牒,这操作也是够霸道的。 但他们忘了,中俄的航权协议是2004年就谈好的,完全符合《国际民用航空公约》,说白了就是合规合法的事,美国这单边施压根本站不住脚。 真要是禁令落地,最先受影响的还是普通人。航空咨询公司算过账,中美航线平均票价得涨30%以上,现在经济舱往返一万块,以后就得多掏三千,留学、旅游的成本一下就上去了。 商务旅客更头疼,本来13小时的航程变成16小时,加上候机时间,一天就耗在路上了,对讲究时效的跨境生意太不友好。货运那边更麻烦,锂电池、新能源汽车这些高价值货物,运输时间一长,库存成本和资金周转效率都受影响,最后还是得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但别以为中国就没辙了,早就提前布局了替代方案。前段时间刚有艘叫“伊斯坦布尔桥”的货船从宁波出发,走北极东北航道去了英国,这可是实质性商用北极航线的开始,这条线从宁波到弗利克斯托港只要18天,比走苏伊士运河省了近一个月。 虽然现在北极航道每年无冰期只有100天,但随着气候变暖,未来可能长达6个月,到时候就是条黄金航线。而且中国和俄罗斯一直在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简化通航许可,降低破冰费用,把这条线打造成中欧贸易的备用通道,就算绕开俄罗斯领空,也有其他路可走。 除了北极航线,国内航司也在测试其他备选路线,比如绕中亚穿哈萨克斯坦、蒙古,或者经西亚走伊朗、土耳其,虽然这些路线得多花点时间,但至少能保证航班不停飞。国航、东航这些公司已经在升级飞机的抗冰设备,给机组做高纬度航行培训,甚至和蒙古协商空域许可,就算成本微涨也能扛住。 更关键的是,中国手里还有后手,比如同步加强稀土出口审核,要知道航空业离不开稀土材料,美国想在航空上施压,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供应链。 美国自己其实也心虚,他们的航司早就被中东的阿联酋航空、卡塔尔航空抢了不少市场份额,中美航线是仅剩的关键市场。要是中国对等反制,不让美航用中国周边的优化航线,美航就得绕大西洋经南欧走,成本再涨两成,到时候更没竞争力。 国际航空界也不站美国这边,国际航协都在预警航线风险,毕竟大家靠的是规则吃饭,要是都学着美国用“国家安全”当借口乱搞,全球航空网络早就乱套了。 说到底,美国这招就是把商业问题政治化,想逼着中国在中俄之间选边站,顺便给自家航司找补点优势。但他们没算到中国早有准备,也没算到普通人的出行需求容不得折腾。 航空本来就是用来连通世界的,不是地缘博弈的棋盘,现在搞得票价涨了、时间长了,不管是旅客还是航司都没好处,纯属双输的局面。 不过看长远点,这事反而倒逼中国加速布局多元航线网络,北极航道的成熟、中亚航线的打通,以后不管遇到什么空域限制,都有替代方案。等这些航线都跑顺了,不仅中美出行能恢复便捷,整个亚欧之间的物流、人员往来都会更顺畅。 毕竟规则要是被破坏了,就再建一套更稳定的体系,最终受益的还是咱们这些普通人,出行越来越方便,日子自然也越来越好。 参考资料;路透社

0 阅读:0
真实安德烈

真实安德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