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昨天在德黑兰甩出一记重锤,直接点名英国、法国和德国——你们得重新掂量对伊政策了! 这番话不是简单地发发牢骚,而是伊朗对欧洲三国联手推动联合国制裁的一个正面回击。 现实中,伊朗这么做肯定有自己的盘算。 这些年,他们一直觉得自己在伊核协议上吃了亏。 美国退出后,伊朗非但没得到协议里承诺的经济好处,反而成了西方口中的“麻烦制造者”。 欧洲三国的态度让伊朗越来越失望,嘴上说要缓和,实际做的全是跟美国一个调子。 伊朗早就看明白了,欧洲说白了是两头讨好,真要涉及到自己利益,谁也不肯为伊朗出头。 在这种被动局面下,伊朗这次算是把牌摊开了。 先是对外宣布暂停核谈判,毕竟在制裁重压下谈什么都是空话。 随后又限制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员进出,伊朗的核活动一时之间变得不那么透明了。 欧美国家当然不乐意,德国、法国、英国一个劲儿地批评伊朗,说伊朗不负责任。 美国方面,特朗普总统也表示伊朗必须老老实实接受核查,否则就别想恢复国际关系。 各方立场摆得明明白白,谁也没打算退让。 其实伊朗手里也不是没有底牌,比如说能源。 霍尔木兹海峡是全球非常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大约四分之一的石油都得从这里过。 伊朗多次在公开场合暗示,如果被逼急了,不排除采取封锁措施。 虽说到现在还没真的这么干,但市场上光是听到风声,油价就跟着起伏。 全球能源市场这两年本来就不稳定,伊朗的动向更是让不少国家心里打鼓。 再回头看伊朗国内,民族情绪也被激发得很高。 政府和议会都说,既然西方不给出路,伊朗只能自力更生。 最高领导人、总统都表过态,伊朗不会在外部压力下低头。 媒体上也有不少声音,认为只有强硬一点,才能让外界正视伊朗的利益和诉求。 欧洲三国这边的动作也越来越快。 每当伊朗有新举动,欧洲外交部就会马上表态,要伊朗遵守协议、恢复核查。 可说到底,制裁一天不解除,伊朗的经济困境就一天难以缓解。 两边僵持下去,对谁都没好处。 说到底,伊朗和欧洲三国的这场博弈,背后是国际格局的变化。 美国退出核协议后,欧洲三国的作用变得很被动,既不想得罪美国,也不愿和伊朗彻底翻脸。 伊朗呢,自己经济压力大,但也不愿再被牵着鼻子走。 现在的局面就是,大家都在比谁更能熬,谁也不肯先低头。 石油、核问题、安全、经济,全都搅在一起,谁也说不准下一步会怎么走。 这次伊朗外交部的声明,是对欧洲三国制裁举措的正面回应,也让世界各国再次关注中东这块“火药桶”。 伊朗和欧洲三国的博弈还会持续下去,大家都在等新一轮的角力。 作为旁观者,我们希望各方都能多一点理性,少一点对抗,把重点放在通过对话解决问题上。 毕竟,中东局势稳定,全球经济和安全环境才有保障。 参考:伊朗敦促欧洲三国重新审视对伊政策——央视新闻
10月14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昨天在德黑兰甩出一记重锤,直接点名英国、法国
飞绿说历史
2025-10-14 16:21:3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