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黄克诚的岳父贩卖鸦片,被判死刑,行刑前,黄克诚找到了负责此案的干部,

名城探寻 2025-10-14 17:55:22

1952年,黄克诚的岳父贩卖鸦片,被判死刑,行刑前,黄克诚找到了负责此案的干部,说:“能否帮我一个小忙?” 说这话的黄克诚,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刚从硝烟弥漫的战场转入地方治理。他的妻子唐棣华,出身汉口富商家庭,父亲在旧时代靠鸦片生意积累财富,解放后仍暗中贩卖,最终在1952年全国禁毒运动中被查获。 中南局审理此案时,有人提出顾虑:“这可是黄克诚的岳父,要不要网开一面?”主持工作的高文华拍板:“共产党人不讲裙带关系,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黄克诚得知判决结果后,沉默良久。他想起1941年与唐棣华结婚时立下的家规:“公家的车不能私用,组织的照顾不能接受。” 此刻面对岳父的生死,他没有动摇原则,只是找到高文华,声音低沉地说:“中南局的决定没错,但唐棣华毕竟是他的亲生女儿,让她去汉口见最后一面吧。”高文华当即同意,并特意安排专列护送唐棣华。 行刑当天,唐棣华在法场上见到父亲。老人戴着镣铐,白发蓬乱,见到女儿时老泪纵横:“爹对不起你,对不起共产党。”唐棣华强忍着泪水,从包里掏出一件旧棉袄:“这是你去年托人带的,一直没机会给你。” 老人颤抖着接过棉袄,突然扑通跪下:“替我向克诚赔罪,是我给黄家丢脸了。”枪响后,唐棣华抱着棉袄在刑场跪了很久,直到工作人员来劝,她才起身说:“我父亲罪有应得,共产党的法纪不容践踏。” 这件事在党内传开后,有人私下议论:“黄克诚太不近人情,连岳父都不救。”黄克诚听到后,把干部们叫到办公室,指着墙上的党章说:“我们入党时宣过誓,要为人民服务,不是为家族服务。 如果今天我能救岳父,明天就有人能救贪污犯、杀人犯,那我们的政权还能稳固吗?”他的话让在场所有人哑口无言。 黄克诚对家人的严格,远不止于此。他的侄子黄开衡来找他安排工作,他说:“你去衡阳铁路当工人,从基层干起。”侄子想不通:“你是省委书记,给我找个轻松的差事不难吧?” 黄克诚板着脸说:“正因为我是省委书记,才不能搞特殊。”后来黄开衡在铁路上干了一辈子信号工,退休时连一套像样的房子都没有。 1978年,黄克诚复出担任中央纪委常务书记,依然保持着铁面无私的作风。他的小儿子黄晴结婚时,家人想动用公车接亲,他坚决反对:“结婚是私事,不能占公家便宜。” 最终,黄晴骑着自行车把新娘接回了家。这件事被传为佳话,人们都说:“黄克诚的家风,比金子还珍贵。” 1986年,黄克诚病重住院,医生建议用进口药,他拒绝道:“国产药能治病就用国产的,省下的钱可以给更需要的人。” 临终前,他用颤抖的手写下遗嘱:“丧事从简,不准收受礼金,不准搞特殊化。”他的妻子唐棣华遵照遗愿,自己掏钱买了一卡车桔子,送给医护人员:“这是黄老的心意,感谢你们的照顾。” 黄克诚的故事,是中国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缩影。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公而忘私”,什么是“党纪如山”。 在他的影响下,唐棣华始终保持着朴素的生活作风,她的子女们也都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正如他在日记中写的:“共产党人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福利,绝不能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这种精神,穿越时空,至今仍在激励着后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74

猜你喜欢

名城探寻

名城探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