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这一刀捅得可真够狠!中美贸易战打得火热的时候,日本突然跟进制裁,断供了十多种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10-14 18:48:24

日本这一刀捅得可真够狠!中美贸易战打得火热的时候,日本突然跟进制裁,断供了十多种关键半导体材料,比如光刻胶、氟化氢这些“芯片粮食“。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美国启动301调查,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覆盖钢铁、铝制品直至电子产品,总额高达500亿美元。税率高达25%,直接冲击半导体产业链。次年5月,美国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国企业供货,全球芯片价格随之波动。中国企业库存告急,采购成本飙升。就在这时,日本政府紧随其后,宣布加强半导体材料出口审查。 东京经济产业省官员审定名单,针对光刻胶、高纯氟化氢等物品实施管制。这些材料是芯片制造基础,日本企业如信越化学和JSR控制全球75%光刻胶市场,Stella Chemifa独占90%高纯氟化氢产能。7月,日本正式落地政策,对中国买家审批从严,货运延误频发。供应链中断,中国工厂效率下滑,迫使企业加速寻找替代路径。这次行动虽未明指中国,但实际波及160国出口,其中中国占比最大,暴露了地缘政治对产业安全的干扰。 日本的出口管制源于美日同盟协调,旨在维护技术优势。2019年,日本先对韩国实施三项关键材料限制,后扩展至中国市场。管制覆盖氟聚酰亚胺、光刻胶和氟化氢等29种物品,许可需逐案审查,延时数周至数月。中国进口依赖度高,光刻胶纯度要求小数点后多位,日本产品占主导。氟化氢作为清洗剂,储存技术也仰赖外资。 政策落地后,上海和宁波等地的芯片厂仓库空置,采购员记录延误日志,生产线调整参数以延长材料使用。全球半导体产能受影响,美国盟国步调一致,形成合围态势。中国半导体投资一度下降,但这也倒逼本土企业反思依赖风险。出口管制不只经济措施,还涉及国家安全概念泛化,干扰正常商业合作。2023年,日本进一步限制23种高性能制造设备出口,涉及东京电子、尼康等企业,利好中国本土替代,但也加剧供应链重构压力。 面对断供,中国半导体行业迅速转向国产化路径。宁波江丰电子从2005年起专注溅射靶材研发,创始人姚力军带领团队攻克金属提纯技术。2014年,公司产出中国首炉电子级低氧超高纯钛,纯度达99.999%,跻身全球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靶材精度要求纳米级,江丰产品平整度误差控制在头发丝千分之一,取代霍尼韦尔和日立金属部分份额。 2017年,其靶材进入中芯国际生产线,全球每三块芯片中一块使用江丰产品,市场份额国内第一、全球第二。2024年,公司营收达36.0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30%。精密零部件业务国产化率从0%升至30%,收入增长58.55%。江丰牵头余姚产业集群,涵盖提纯、加工到封装,全链国产化率超99%。这不仅缓解靶材断供风险,还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国产化浪潮不止于靶材,光刻胶领域也取得突破。2024年,武汉太紫微光电推出KrF光刻胶,通过量产验证,标志着成熟制程光刻胶技术成熟。南大光电和彤程新材料在ArF光刻胶上实现产业化,国产化率从不足2%快速提升至10%以上。EUV光刻胶仍依赖进口,但KrF和ArF覆盖先进制程需求。光刻胶市场预计2024-2026年需求增速达12%、11.5%和7.71%,中国晶圆厂建设加速驱动这一复苏。企业通过客户认证,逐步进入供应链。高端光刻胶国产化率虽低,但整体电子化学品国产化率升至45%,湿化学品更高达80%。这些进展源于持续研发投入,2020-2024年多家企业研发费用率超5%,技术壁垒逐步拆除。 氟化氢国产化同样加速,贵州磷化集团利用本地磷矿资源,优化回收工艺,无水氟化氢生产成本降60%。2024年,该技术规模化应用,打破Stella Chemifa垄断。电子气体和湿化学品国产化率超50%,去胶机达80%。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整体13.6%,刻蚀推进至3nm节点。2025年上半年,江丰电子营收20.95亿元,同比增长28.71%,净利润2.53亿元,增长56.79%。核心靶材毛利率创新高,反映市场认可度提升。公司与韩国牙山市签约,共建生产基地,扩大全球布局。电子化学品细分领域差异明显,光刻胶仍为薄弱环节,但局部突破推动整体追赶。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产能增长7%,中国增14%,国产材料需求旺盛。 2025年,日本拟进一步限制半导体设备出口,中国商务部回应称,此举影响产业链稳定,干扰企业合作。彭博社报道,中国警告若日本加码,将采取经济报复。稀土金属出口管制加强,作为反制手段,中国控制全球供应,涉及电动汽车和芯片应用。美日协调下,出口管制扩展至投资领域,全球半导体投资回流美国和韩国,对中国下降40亿美元。

0 阅读:90
冰淇淋不及千金

冰淇淋不及千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