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原来我国之所以在稀土方面占据如此巨大的优势,很大程度上源于一位科学家“从0到1”的突破,他就是“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 提及中国在稀土领域的绝对优势,很多人会想到资源储量或产业规模,却少有人知,这一切的起点,正是这位“稀土界的袁隆平”,用一项开创性的“串级萃取法”,彻底改写了中国稀土产业的命运,更重塑了全球稀土的权力格局。 这项技术不仅打破了国外垄断,更让中国稀土提纯成本大幅降低,为后续产业崛起筑牢了技术根基——可以说,没有“串级萃取法”,就没有今天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 如今的中国稀土产业,早已不是“高污染”的代名词。经过数十年技术迭代,我国已形成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提炼体系,从矿山开采到废料回收,全流程都有严格的环保标准把控。 反观部分国家,尤其是美国,其稀土提炼仍沿用传统火法工艺,不仅能耗极高,还会产生大量有毒废水与废气,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不可逆的污染——这也是美国虽有稀土储量,却长期依赖中国稀土产品的重要原因之一。 稀土的战略价值,更堪称现代工业的“神经中枢”。从ASML光刻机的高精度磁体,到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再到军工领域的导弹制导系统、卫星零部件,几乎所有高精尖产业都离不开稀土。谁掌握了稀土的提纯技术与供应链,谁就掌握了未来科技与国防竞争的“主动权”。 有人曾问徐光宪,“一生中最感到满意的事情是什么?”他答道:“是培养了一批好学生。” 有数据显示,全球从事稀土应用开发的博士中,中国近百名的核心力量多出自他的门下,而国外相关领域这个数字是0。 对徐光宪而言,学生的超越才是最高的成就。他曾欣慰坦言:“最大的成就是接班人的学术成就超过我,一代肯定比一代好。” 正是这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期许,让中国稀土产业有了不竭的创新动力:从他开创的99.99%提纯率,到如今绿色冶炼技术的迭代;从稀土在导弹、光刻机中的核心应用,到新能源领域的突破,背后都有他学生们的身影。 徐光宪用一生证明,真正的大师,既能为国家劈开技术壁垒,更能为民族培育未来之光。这或许就是他“最满意”背后,最厚重的答案。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原来我国之所以在稀土方面占据如此巨大的优势,很大程度上
有书就读
2025-10-15 06:56:21
0
阅读:31
我们
他可能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穿过来振兴中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