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福建舰不会再有第二艘了?福建舰的交付时间一拖再拖,背后反映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中国海军对下一代航母标准的深度思考。 大家都知道福建舰是咱们国家第三艘航母,2022 年 6 月就下水了,可直到现在还没正式入列,前前后后进行了 8 次海试。 所以很多人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情况! 一开始造福建舰的时候,本来打算用成熟的蒸汽弹射技术,这东西稳定,风险小。 可后来马伟明院士团队搞出了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一下子就让电磁弹射技术从实验室里的概念,变成了能实际用在航母上的装备。 这可是个大突破,要知道以前只有美国核动力的福特级航母才用电磁弹射,咱们这常规动力航母上用,全世界都没先例。 既然技术有了新突破,福建舰的设计方案就跟着改了,把电磁弹射系统装了上去。 可这新东西得反复测试才行,2025年9月福建舰电磁弹射的画面正式官宣,这让人明白福建舰有多么强大,多次测试是在精益求精。 为啥不接着造第二艘福建舰呢? 首先是动力问题,福建舰用的常规动力,远洋航行的时候得经常停下来加油,要是在战时,这很容易被对手盯上,而且以后六代机、大型无人机,甚至电磁炮要上舰,都需要大量电力,常规动力根本撑不住,核动力肯定是下一代航母的标配。 其次是福建舰的平台 8 万吨,只有两部升降机,要是战时舰载机高频起降,肯定得堵车。 所以并不是不会建造第二艘福建舰,而是未来国家会精益求精,做出更优秀的武器和航母。 军事专家张军社的分析就知道,福建舰这种 “慢” 是有道理的。 美国福特号航母因为电磁弹射问题推迟了 5 年才服役,法国戴高乐号航母更是因为动力缺陷,服役后一直达不到设计航速,这些都是教训。 福建舰现在多花点时间测试,把问题都解决在服役前,能给下一代航母减少很多麻烦。 而且从咱们海军的规划来看,走的是 “三步走” 的路子,先靠福建舰试错,把技术摸透,再优化下一代航母的设计,最后才批量生产。 2025 年的时候,大连造船厂已经曝出了疑似 004 型航母的分段,江南造船厂在巨型总段建造工艺上也有了新突破,这些都说明下一代航母的研发一直在推进。 按照现在的推测,004 型航母能有 12 万吨,装 4 部电磁弹射器、3 部升降机,能带 90 架以上的舰载机。 到那时候,咱们的航母不仅能守好家门口,还能去远洋执行任务。 可能有人觉得福建舰迟迟不入列,心里着急,可想想航母这种国之重器,造出来就得靠谱,不能急于求成。 福建舰就像一块跳板,把电磁弹射、中压直流系统这些核心技术从 “能用” 做到 “好用”,为下一代核动力航母铺好路。 现在福建舰的 “慢”,都是为了以后的 “快”。 咱们发展航母不是像手机换代一样,今天出个新版本明天又升级,而是要一步一个脚印,打好基础才能走得更远。 福建舰这 “独苗”,藏着的是中国海军迈向深蓝的大智慧,相信未来咱们的海军一定会越来越强,在全球海洋上守护好国家的利益。
战力强过“福建”舰,欧洲最强航母开建!法国新型核动力航母“PA-NG”9月2
【121评论】【2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