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 中国终于开始反击了。 中国商务部在10月14日发了公告,禁止安世半导体在中国的工厂出口一些芯片零件,这事儿不是突然来的,是冲着荷兰政府去的,荷兰在9月30日冻结了安世全球三十家子公司的资产,中国这一手,是照着规矩来的,不是乱来。 荷兰政府这次出手又快又狠。9月30日直接下达部长令,将安世半导体全球30个主体的资产、知识产权全部冻结。这还没完,荷兰法院随后任命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外籍董事,把闻泰科技持有的股份几乎全部托管给第三方。 安世半导体可不是普通企业。它去年营收高达147亿元,占闻泰科技总收入的六分之一。这家公司在汽车芯片领域举足轻重,全球客户超过2.5万个。荷兰嘴上说着“保障供应链安全”,手上却把中资企业的控制权生生夺走。 更让人气愤的是荷兰搬出的理由。他们动用了一部冷战时期制定的《物资供应法》,以莫须有的“国家安全”为由实施干预。这种泛化国家安全概念的做法,分明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资企业。 中国商务部的反制精准有力。10月4日的出口管制公告,禁止安世半导体中国工厂出口特定成品部件。这一招直击要害——安世在广东拥有8万平方米的封装工厂,中国市场贡献了其近半营收。 美国政府在这场风波中若隐若现。去年12月将闻泰科技列入实体清单,今年9月又发布“关联方规则”,把管制范围扩大到子公司。这套组合拳明显是要掐断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之路。 闻泰科技的态度非常明确:坚决反对将商业问题政治化。公司指出个别外籍管理层与荷兰政府联动,本质是以“合规”为名、行夺权之实。这种赤裸裸的歧视性待遇,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无法容忍。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坚定地站在企业身后,谴责这种滥用国家安全概念、针对中资企业的歧视性做法。维护全球化产业链稳定,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而不是单方面破坏规则。 这场博弈牵动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神经。安世半导体为汽车、工业等关键行业提供成熟制程芯片,其供应链波动将产生连锁反应。各国企业都在紧张观望事态发展。 中国的反制措施把握得恰到好处。既展现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坚定决心,又给后续谈判留有余地。这种不卑不亢的态度,彰显了大国风范。 全球化不是某些国家的独角戏。今天可以这样对待中资企业,明天就能用同样手段对付其他国家的企业。破坏规则的游戏里,没有真正的赢家。 半导体产业本该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如今却成了地缘政治的筹码。当科技被人为设障,当创新被画地为牢,受损的将是全人类的进步速度。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会因此停止。但这次事件提醒所有出海企业,必须对国际环境的复杂性有更清醒的认识,做好更充分的风险防范。 中国政府的这次反制传递出明确信号:任何针对中国企业的歧视性做法都不会被容忍。这种坚定立场,恰恰是维护全球贸易秩序的重要力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就在昨天 中国终于开始反击了。 中国商务部在10月14日发了公告,禁止安世半导体
星星海
2025-10-15 09:45: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