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冬天穿短袖还不冷?】天冷得像在冰箱里遛弯,人人都裹成球,走路摇摆像企鹅开会。但总有几位“天赋异禀”的选手,短袖短裤,仿佛活在平行时空的夏天。为什么他们这么抗冻?可能是基因开挂了!
人体骨骼肌有两种纤维:慢速抽动肌纤维:耐力强,持久耐寒,像永不断电的暖宝宝。快速抽动肌纤维:爆发力强,但不耐寒,容易“电量告急”。
举个例子:鸡腿肉颜色深,是因为富含慢肌纤维,适合长时间行走;鸡胸肉颜色浅,快肌纤维多,只负责扑腾两下翅膀。而有些人,因为基因变异,快速抽动肌纤维里缺少一种叫α-肌动蛋白-3(ACTN3)的蛋白质,反而让他们更耐寒!
一项“勇敢者实验”让一群人在14℃冷水里反复泡,结果发现:基因正常的人,只有30%能维持体温;基因变异的人,近70%都能稳住体温,还几乎不发抖!他们的身体会自动激活“慢速抽动肌纤维”,释放钙离子,默默产热,根本不需要靠抖。
这种能力,其实是人类祖先从非洲迁徙到寒冷欧洲时进化出的生存技能。但有利也有弊,虽然更耐寒、更节能更容易胖,患代谢疾病风险更高,肌肉爆发力也较弱。下次看到寒风中穿短袖的“神人”,不必羡慕——他们可能只是基因选了“节能模式”,而你,是属于“高性能爆发款”。(把科学带回家)中国科普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