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季报预告超八成预喜,最高预增3000%!

新浪财经 2025-10-15 12:54:29

A股三季度业绩预告密集披露,先达股份以逾30倍的惊人增幅领跑,逾八成公司预喜的暖意映射出中国经济微观基础的活力。

10月14日晚间,又一批A股上市公司集中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总体以预增为主。

先达股份以最高3211.74%的净利润增幅暂居“预增王”,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亿元到2.05亿元。

随着三季度财报季拉开帷幕,市场关注度持续升温。截至10月14日,已有超70家上市公司发布前三季度业绩相关报告,预喜比例高达84%。

超八成公司预喜

A股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披露正如火如荼进行中。截至10月12日,已有超40家A股上市公司抢先晒出优秀“成绩单”。

数据显示,目前预喜企业占比达到82.35%-84%。

这一数据从微观层面展现了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果。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投资顾问丁臻宇表示,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清晰印证新旧动能切换正在加速。

已披露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整体保持了较好的业绩增长。在业绩预喜公司中,略增15家、扭亏2家、预增25家,呈现出多元增长的良好态势。

盈利规模方面,22家公司前三季度盈利超5亿元,其中新华保险以320.54亿元净利润居首,立讯精密紧随其后,净利润达111.17亿元。

在本轮业绩披露中,部分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幅度令人瞩目。

先达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807.87%到3211.74%,其主要得益于主打产品烯草酮的市场售价较去年同期大幅上涨及创制产品吡唑喹草酯系列在本年度实现销售。

楚江新材成为另一家业绩增幅惊人的企业,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057.62%至2242.56%。公司称,产品升级与技术改造项目有序投产,产能释放有效驱动了产销规模与营业收入的持续增长。

英联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50万元至375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31.13%至1672.97%。

广东明珠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长858.45%到1071.44%,主要原因是全资子公司明珠矿业本期经营业绩同比增加。

半导体与新能源增长强劲

从行业分布来看,有色金属、基础化工和电子等领域业绩增长显著,多家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强劲。

半导体领域迎来爆发式复苏。半导体设备龙头长川科技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8.27亿至8.77亿元,同比增长131.39%至145.38%。

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暴涨180.67%至215.75%,这一数据刷新了公司上市以来的纪录。

扬杰科技预计净利润9.37亿至10.04亿元,同比增长40%至50%。其在业绩预告中指出,汽车电子、人工智能、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强劲增长是主要动力。

新能源汽车下游市场需求旺盛,带动产业链公司业绩向好。国力电子披露的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第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920万元至2100万元,同比增长64.72%至80.17%。

横店东磁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9亿元至15.3亿元,同比增长50.1%至65.2%。公司光伏产业通过前瞻性的供应链布局,有效管理了成本的波动。

在本轮业绩披露中,鲁股表现可圈可点,尤其是在传统工业与资源型企业中,通过深化内部改革、降本增效,成功实现业绩的逆势增长或扭亏为盈。

金岭矿业作为沪深两市首份三季报的披露者,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47亿元,同比增长12.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0亿元,同比增长47.09%。

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主产品铁精粉销量增加、单位生产成本下降及副产品铜精粉量价齐升。

山东钢铁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实现“逆袭”,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0亿元左右,上年同期为亏损14.5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公司通过“抓两头控中间”等一系列措施,吨钢降本60元以上,购销差价提升超过200元/吨,最终实现扭亏为盈。

业绩预喜股受追捧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多只三季报业绩预增股大幅上涨,显示出市场对业绩向好公司的高度认可。

10月14日,楚江新材股价强势涨停。粤桂股份10月14日也强势涨停,该公司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亿元至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6.87%至109.11%。

晨光生物10月14日收盘大涨5.66%,盘中一度大涨逾8%。公司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盈利2.78亿元至3.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4.05%至401.55%。

广东明珠在10月10日沪深两市大面积回调的情况下,实现“一字板”涨停。截至10月10日收盘,广东明珠涨停板上仍有1.78亿元资金,显示出市场对业绩预喜公司的强烈追捧。

针对三季报预告反映的市场趋势,多家机构指出,当前市场进入“政策+业绩”布局窗口期,业绩成为筛选标的核心标准,不同板块机会逐步清晰。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三季度科技牛的行情进一步扩散,算力、算法、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板块轮番上涨。

很多科技股实现了翻倍涨幅,赚钱效应非常明显。有业绩支撑的企业可能脱颖而出,无业绩的则可能会回落。

万联证券与中信建投则看好游戏板块。万联证券认为,游戏行业版号常态化发放,供给端持续释放,行业修复节奏推进。

中信建投指出,2025年游戏公司基本面优于2020年行业景气度和2023年的生成式AI,运营管线充沛、研发团队精简,行业竞争格局改善,估值有望向历史中枢靠拢。

华泰证券在研报中建议,当前市场可小幅调整仓位,关注主线低位板块,包括受益于产业链复苏的港股科技、AI算力需求驱动的国产算力、高端制造领域的机器人与电池,以及消费复苏下的大众消费龙头。

随着三季度业绩预告密集披露,市场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关注度持续提升。业绩预喜比例超八成,展现出在经济政策持续发力、产业结构优化背景下,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普遍回暖。

有券商分析师指出,当前市场已进入“政策+业绩”的双重布局窗口期,投资者可重点关注那些业绩确定性强、估值合理的优质公司。

3 阅读:1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