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没想到会这样!”10月12日有报道称,一位浙江男生专程前往重庆探望多年未见

用心的茂溪 2025-10-15 12:56:20

“完全没想到会这样!”10月12日有报道称,一位浙江男生专程前往重庆探望多年未见的大学同学,热情的同学带他去品尝地道火锅。没想到用餐中途,男生突然感到心跳加速、额头冒汗,被紧急送医后诊断为急性肠胃应激反应。经输液治疗后症状得以缓解,医生嘱咐需清淡饮食数日。 浙江男生趁国庆长假到重庆找老同学聚会,同学特意选了一家本地人评价最正宗的九宫格老火锅。考虑到朋友来自江南,同学还特地点了“鸳鸯锅”,并嘱咐服务员把红汤那边的辣度调整为“微微辣”。 男生涮了一片毛肚,入口时只觉得香味浓郁,但几秒后强烈的麻辣感直冲头顶,仿佛整个口腔都在燃烧。他连忙大口喝冰镇酸梅汤,却发现麻辣感不仅没有消退,反而在喉咙深处持续蔓延。 不到十分钟,男生开始脸色发白,额头不断渗出冷汗,手指微微发颤。他想站起来去洗手间,却感到双腿发软,胃部阵阵绞痛。同学见状立即搀扶他到通风处休息,同时让店员帮忙呼叫救护车。 急诊医生检查后表示,这是典型的急性肠胃应激反应。长期适应清淡饮食的肠道突然接触高油高辣的食物,导致胃肠黏膜受到强烈刺激,引发血管收缩和肠胃痉挛。这种情况常伴有心悸、出汗、腹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 幸好送医及时,在输液补充电解质并服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后,男生的症状很快得到缓解。医生特别叮嘱接下来三天只能吃白粥、面条等流质食物。同学结账时,火锅店老板主动赠送了自家熬制的桂花冰粉,并关切地说:“下次来记得提前说,我们专门调配江浙口味的锅底。” 江浙菜讲究咸甜适中、清淡爽口,注重食材原味;而重庆火锅则以麻、辣、鲜、香著称,重用花椒、辣椒等调味料,锅底油脂含量较高。 饮食专家指出,人的消化系统会适应常驻地区的饮食习惯。江浙地区气候湿润,饮食多以清汤炖煮为主;重庆地处盆地,需要麻辣食物驱除湿气。当消化系统突然接触陌生强度的刺激物时,就容易出现功能紊乱。 有位北京游客在成都尝试担担面,听闻“中辣”级别后自信满满地加了两勺辣椒油,结果吃到一半就胃痛难忍,最后靠服用胃药才缓解。还有位上海阿姨在长沙旅游时,尝了当地著名的臭豆腐,被隐藏的辣度呛得连续咳嗽,不得不连夜购买咽喉含片。 这些事例表明,我国各地对辣度的定义存在明显差异。重庆的麻辣重在花椒与辣椒的完美融合,成都的辣更偏向香辣,湖南的辣则体现为直爽的干辣,而贵州的辣常与酸味相结合。 营养师建议,跨地区旅行时应循序渐进尝试当地美食。初次体验重口味菜品时,可先小口试味,搭配米饭或馒头等主食缓冲刺激。若感觉不适,立即停止食用,并可饮用适量牛奶或酸奶缓解辣感。 体验异地风味本是人生乐事,但需谨记“量力而行”的原则。当身体发出警告信号时,应当及时停止,毕竟健康才是享受美食的基础。 网友热评: “天啊!上次去重庆玩,朋友说微辣锅底是‘宝宝级别’,结果我吃到最后嘴唇都在跳舞,全靠冰汤圆续命,重庆人的微辣是把辣椒当主食了吧?” “我们重庆火锅的麻辣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菜市场卖花椒的摊主随手一抓就知道分量,这不叫辣,叫‘味觉过山车’!江浙朋友下次试试鲜椒兔,那才叫终极挑战!” “在成都被串串香教育,在长沙被口味虾教训,这次轮到重庆,强烈建议全国制定辣度分级!比如重庆的‘微微辣’=江浙的‘终极爆辣’,直接标明花椒辣椒的百分比更直观!” “急性肠胃应激反应严重可能引发消化道出血!遇到这种情况不要只喝冰饮,正确做法是:立即停止进食,饮用温牛奶保护胃黏膜,同时补充电解质溶液!” “我们火锅店现在推出‘地域友好锅底’:江南游客点单备注‘温柔辣’,我们只放五颗花椒+两片辣椒,保证吃完还能去洪崖洞看夜景!” 你经历过最难忘的饮食文化碰撞是什么?是上海人接受不了北京的豆汁,还是西北人被江南的醉蟹吓到?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美食奇遇记”! 信源:重庆晨报

0 阅读:42
用心的茂溪

用心的茂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