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执着于把猴睾丸移植到男性体内,1920年,一位74岁的老人自愿接受了实验,谁料,他竟然真的成功了。 谢尔盖·沃罗诺夫这人,1866年出生在俄罗斯一个犹太家庭,小时候叫萨缪尔·亚伯拉罕维奇·沃罗诺夫,18岁跑到法国学医,1895年入籍法国。他早年跟诺贝尔奖得主亚历克西斯·卡雷尔混,学血管缝合和器官移植的手艺,那时候卡雷尔正搞实验外科,沃罗诺夫上手很快,很快就成了这方面的行家。从1896年到1910年,他在埃及干了14年,当总督的私人医生,那儿他接触到不少阉割过的宦官,这些人身体虚弱,早衰明显,皮肤松松垮垮,肌肉没劲,走路都慢吞吞的。这让他开始琢磨睾丸跟衰老的关系,觉得睾丸分泌的东西可能就是保持年轻的钥匙。 回法国后,沃罗诺夫没闲着,从1910年起在巴黎的法兰西学院实验室搞动物实验。先用羊和牛试手,把年轻动物的睾丸切片移植到老动物身上,看它们会不会精神点。结果短期内确实有点变化,比如老羊毛色亮了,活动多起来了。但他觉得牛羊跟人差太远,1917年左右转用黑猩猩和狒狒,这些猴子跟人类基因亲近,实验更靠谱。他从非洲进口猴子,在铁笼里养着,优化切片移植的技术,确保组织能暂时融合。到1920年,他已经搞了上百次动物移植,自信心爆棚。 说起那场1920年的手术,沃罗诺夫选了个74岁的英国棉花商人塞缪尔·S·埃姆斯当第一个患者。6月12日在巴黎一家私立诊所动刀,他从黑猩猩身上取睾丸,切成2毫米厚的薄片,植入患者睾丸间隙里,用细线缝合血管。患者术后几周说体力好转,记忆力强了,还能去河边划船。这消息一出,报纸炸锅了,沃罗诺夫一下子出名。埃姆斯成了活招牌,到处说自己年轻了十几年。沃罗诺夫后来写书《移植复壮》,里头说这手术不光提性欲,还能改善记忆,延长寿命,让人工作更持久,甚至眼睛肌肉强了不用戴眼镜。 手术火了以后,沃罗诺夫的客户多是富豪阶层,他们怕老怕死,愿意砸钱试。1923年,他在伦敦国际外科会议上报告这个案例,700多医生鼓掌认可。他在那儿放幻灯片,展示患者前后对比,老头从卧床不起到骑马划船,台下议论纷纷。会后,欧洲和美国的有钱人排队来找他。到1930年代初,他已经在法国给500多人做过,全球上千人接受类似治疗,包括他弟弟乔治斯。沃罗诺夫还开了阿尔及尔诊所,专做这个。为了供货,他1925年在意大利文蒂米利亚的别墅建猴子养殖场,围栏里养了几百只黑猩猩和狒狒,从非洲不断进口,确保新鲜组织。 沃罗诺夫不光搞男的,还扩展到女的。1920年代后期,他移植猴子卵巢给女人,缓解更年期症状。还有一次逆向实验,把人卵巢移植到母猴身上,再用人精子试着受孕,没成功。这事闹得沸沸扬扬,法国作家费利西安·尚索尔写了小说《诺拉,猴子变女人》,讽刺他。沃罗诺夫的理论是睾丸分泌物质能对抗衰老,像甲状腺或肾上腺一样。他1913年还移植过黑猩猩甲状腺给一个甲状腺缺陷的男孩,说孩子后来脸色好转,体重增了,智力正常了。但这些说法后来都挨批了。 一开始,沃罗诺夫的做法在法国挺受欢迎,媒体轻松调侃人猴混合,带点种族主义味儿,把猴子跟非洲人扯一起。但英国那边争议大,医生们嘲笑他“猴腺专家”。到1930年代,科学界开始拆台。专家检查发现,移植的猴组织很快被人体免疫系统排斥,吸收成疤痕组织,短期改善可能是安慰剂效应,加上感染风险高。1935年,睾酮被分离出来,科学家证明这激素只能增强肌肉和第二性征,没法逆转衰老。这戳破了沃罗诺夫的泡泡。英国外科医生肯尼思·沃克公开说他的方法像“现代巫术”,没科学依据。 沃罗诺夫的早期灵感来自查尔斯-爱德华·布朗-塞卡尔,1889年那老头自己注射狗和豚鼠睾丸提取物,想抗老,但没啥效果。沃罗诺夫觉得注射太弱,得移植组织才持久。他从1917年起得美国社交名媛伊夫林·博斯特威克赞助,她是石油大亨女儿,给钱让他建实验室,还当助手。博斯特威克1921年死后,留给他大笔遗产,让他继续干。沃罗诺夫的患者包括国际收割机公司主席哈罗德·麦考密克这样的富豪。他声称手术能让老男人重振雄风,但数据主观,缺乏对照组。 二战期间,沃罗诺夫躲到巴西,继续小规模研究。战后回法国,1945年想重启,但医学界不买账。1949年,他出书《生命之源》自辩,说自己的探索推动内分泌学发展,为激素疗法铺路。但舆论没翻盘。1951年9月3日,他在瑞士洛桑摔断腿,引发肺炎或血栓,死于医院,享年85岁。《纽约时报》讣告简短,拼错他名字,叫他“猴腺医生”,说没多少人信他的说法。但《时报日报》正面点,说后来发展证实了他部分想法。
他执着于把猴睾丸移植到男性体内,1920年,一位74岁的老人自愿接受了实验,谁料
寂寞的电脑
2025-10-15 16:06:0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