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陈长捷出狱后,傅作义在北京西单请他吃饭,陈长捷故意迟到,大摇大摆地走进去,瞪着眼撇着嘴直言:“要是放在以前,今天我绝对不会前来!”[紫薇别走] 傅作义轻轻点头,给陈长捷倒了一杯酒:“这顿饭,本该十年前就请你吃,”1948年华北战局已定,解放军包围了北平和天津,傅作义作为华北“剿总”司令,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北平城里有百万百姓、几十所大学、故宫和无数古建筑,一旦开战,后果不堪设想,他决定和谈,但中共方面需要看到诚意,天津成了这场谈判中关键的一步棋。 陈长捷接到守卫天津的命令时,没有任何犹豫,这位黄埔出身的中将,一向以执行命令著称,他立即强化城防,组织军队准备死守,当解放军派人劝降时,他断然拒绝。 战斗打响前,陈长捷曾发电报请示傅作义,询问是否可以考虑和平方式,电报回复只有六个字:“天津必须守住,”1949年解放军对天津发起总攻,这座号称固若金汤的城市,仅仅坚持了几十个小时就陷落了,陈长捷换上便装想要逃离,最终还是被认出来成了俘虏。 让他无法接受的是,就在天津激战的同时,北平和平解放的协议已经达成,傅作义带着家人住进了中南海,而他却成了战俘,陈长捷觉得自己被出卖了,天津的抵抗,不过是为北平和平解放增加筹码的工具。 傅作义看着他:“如果天津不打,谁会相信我真心想和平解决?中共需要看到我的诚意,而不是虚与委蛇,我原以为你能守两三天,没想到我只守了29个小时?陈长捷冷笑,“所以我成了你谈判桌上的筹码?” “你是我最信任的人,”傅作义的声音有些哽咽,“北平城里有上百万百姓,如果开战,那些文化古迹都会毁于一旦,天津必须打,但我希望你能理解。” 解放军攻城的速度超出了所有人预料,你撤退的时候,我彻夜未眠,一直在等你平安的消息,傅作义看着他,“这十年,我每天都在想,如果当初能跟你说清楚。” 陈长捷放下酒杯,看着桌上的菜肴:“这十年,我每天都在问自己,那29个小时到底值不值,你救了北平百万百姓。 “我只是执行了命令,”陈长捷的语气松动了一些,“作为军人,我没得选,但你知道吗,那天城破的时候,我以为自己会死在那里。” 今天这顿饭,我接受了,这场迟到了十年的宴请,最终让两位老人放下了心中的芥蒂,陈长捷明白了,自己守卫的不仅仅是天津城,更是北平百万人的性命和千年古都的文化遗产,而傅作义也终于说出了压在心底十年的愧疚。 网友评论大盘点: “说好一起扛枪,结果你成了功臣,我成了战犯,这搁谁身上不憋屈?” 陈长捷最大的错误不是不努力,而是太讲哥们义气,对傅作义信任过了头,最后被“卖”了还帮人数钱,典型的“职场”悲剧。 “保住北平这座古城和百万百姓,是天大的功劳,站在历史岔路口,个人交情肯定得给大局让路。” “陈长捷在天津死守,等的可能不是援军,而是傅作义的一句实话。” “历史洪流下,个人就像一粒沙。傅作义后来尽力帮陈长捷特赦,说明他内心也有愧疚和情义。” 如果你处在傅作义的位置上,在必须保全北平大局的前提下,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像陈长捷这样忠心耿耿的老部下,才能既完成任务,又不寒了兄弟的心?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官方信源:中国军网
1959年,陈长捷出狱后,傅作义在北京西单请他吃饭,陈长捷故意迟到,大摇大摆地走
征途观史
2025-10-15 17:46:3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