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陕西一男子趁妻子下地劳动时,把自家84只羊、1头骡子悄悄赶走。妻子、女儿哭喊着苦苦哀求:“这可是咱全家的命根子啊!” 陕北黄沙漫天,八十年代初,一个汉子瞒着老婆孩子,把家底全砸进沙窝。这不是赌气,而是为了治沙。卖掉那84只羊和一头骡子,换来树苗钱,他领着乡亲们跟沙漠死磕。谁知,这一步走出去,绿了毛乌素,也绿了国家的心头大患。沙子不治,穷根拔不掉,可这汉子为啥铁了心这么干? 毛乌素沙漠南边,陕西定边县的沙地里,石光银从小就跟沙子过不去。五十年代初,他五岁那年,家里逃荒,沙尘堵天,父母领着他翻山越岭找口饭吃。八岁放羊,沙暴一来,他被卷出十几里,醒来躺在内蒙古牧民帐篷里,小伙伴没了影,村里人说让沙子埋了。从那起,他心里就埋下种子,总想着长大治这片祸害。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石光银当上村小队长,领社员试种树木。几年下来,在秃坡上留下一片绿影。沙害不除,庄稼长不起来,日子苦哈哈的。他明白,单打独斗不行,得靠大家伙儿齐心。 八十年代初,国家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延伸到荒地治理。定边县响应号召,鼓励群众包沙地植树。石光银一听,立马行动,第一个到乡政府按手印,包下三千亩流沙。那年他三十二岁,成立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响应党的号召,带头干。资金是头等大事,树苗工具水源全得自掏腰包。七户人拿出积蓄,才七百五十块,远远不够。石光银咬牙,趁老婆下地干活,把自家84只羊和一头骡子赶到集市卖了。老婆孩子回来一看圈空了,哭着追上去,拽着他腿喊:“这可是咱全家的命根子啊!”羊是换粮的,骡子拉犁的,卖了家就没着落了。可他铁心治沙,沙不治,羊再多也守不住。 钱凑齐了,石光银拉起十八户乡亲,开干。第一年雨水足,树苗活了大半,大家伙儿信心足了。第二年,他壮胆签下五万八千亩合同,直奔狼窝沙。那片沙地风大,刮得牛都飞,国有林场都不敢碰。四百多人两春下来,树死得剩不到两成,工钱发不出,有人蹲沙梁上抹泪。 石光银把卖羊的钱全搭上,十二位老社员见他连养老本都押了,咬牙再战。第三年,他们摸索出障蔽固沙法,用麦秆扎长障,横在沙面,像一道道矮墙,绵延八百多公里。障后种树,风沙挡住,根扎牢。1987年春,绿芽冒头,存活率上八成。狼窝沙变绿了,石光银的名声传开。 儿子石占军大学毕业回来,接过担子。他有文化,推广樟子松这种耐旱树,根深不怕风。2005年,领技术队把县边十里沙变试验田。父子俩齐心,沙地一天天绿起来。沙区群众日子好过了,年人均收入过万,庄稼长得壮,穷帽子甩掉了。 2008年植树节,占军运苗车翻沟,石光银赶到医院,儿子交代十里沙还差三百亩,就走了。第三天,他扛锄回沙地,村民劝歇,他指着远方,说得接着干。十年过去,樟子松粗如碗口,黑土层厚,能种庄稼了。孙子石健阳带女友来看,姑娘抓把土,惊呼沙变肥。 毛乌素这些年变样了,卫星上看,黄斑块让绿网格取代。专家说,再有十年,这片沙名从地图上抹掉。石家三代栽树,每天挡万吨黄沙。风吹林带,叶声哗哗,像在鼓掌。 2021年6月29日,人民大会堂,石光银穿中山装,接下七一勋章。回村那天,全县敲锣打鼓,他先奔儿子坟前,把勋章搁桌上:“占军,国家奖咱了。”碑边樟子松高过房檐。他七十六岁了,还巡林十五里,腰挂望远镜水壶小本,记新苗。关节炎重了,他领孙子建育苗棚,说躺平不行,得接着治。 石光银这辈子,就干治沙一件事。响应党的号召,从小沙窝起步,到绿海长城,他用行动证明,党员得为群众拔穷根。陕北汉子骨头硬,沙子再凶,也挡不住我们的劲头。治沙不光是种树,更是种希望,种未来。国家富了,生态好了,老百姓日子红火,这才是真道理。
1984年,陕西一男子趁妻子下地劳动时,把自家84只羊、1头骡子悄悄赶走。妻子、
蕊蕊聊过去
2025-10-15 18:50: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