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报道,陕西一男子找“小姐”,结束后“小姐”给她介绍“女同事”,男子就让她将女同事叫过来。结果还没开始交易,就听到了敲门声,“女同事”准备从12楼翻出去逃跑,结果摔死,法院咋判? 2024 年春,西安某派出所调解室的空气凝重得能拧出水。柴某母亲颤抖着从布包里掏出一本蓝色封皮日记,翻开泛黄的纸页。 “2023 年 11 月 5 日,妈又催我还弟弟的学费,要是再被抓,就从高楼跳下去,不拖累家里。”娟秀的字迹带着泪痕,鱼某坐在对面,看完瞬间瘫在椅子上,双手捂着脸,肩膀不停发抖 —— 他从未想过,那个 22 岁的姑娘,早已抱着必死的决心。 2023 年 12 月 20 日,坠楼前一天,柴某在出租屋给母亲打了通电话。“妈,下个月的学费我凑齐了,你别担心。” 她强装镇定,手指却攥着手机壳发白。 挂了电话,她翻开账本,上面记着 “欠刘某介绍费 8000 元,欠网贷 5000 元”。为了给弟弟凑大学学费,她年初从农村来西安,被刘某哄骗从事违法活动,还借了高利贷。 当晚,刘某发来微信:“明天有个活,300 元,地址发你,别迟到。” 她盯着消息,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回复 “好”—— 她不知道,这是走向死亡的最后一步。 2023 年 12 月 21 日晚,12 楼公寓房间里,柴某刚进门就觉得不对劲。鱼某坐在沙发上,眼神直勾勾地盯着她,手里还拿着手机,似乎在录像。 “你把手机收起来,不然我走了。” 柴某后退一步,警惕地看着他。刘某赶紧打圆场:“都是熟人,他就是好奇,我让他删了。” 后来在法庭上,鱼某才承认,当时想录视频 “留个念想”,被刘某阻止后删了记录 —— 这成了法院认定他 “主观存在过错” 的证据之一。 22 点 30 分,“查房” 的敲门声突然响起,柴某的第一反应是 “警察来了”。她之前被拘留过,警察曾告诉她 “再犯就要通知家属”。 “我不能被抓,我妈知道了会气死!” 她尖叫着冲向窗户,刘某想拉却没拉住。鱼某站在原地,看着她翻出窗外,突然想起刚才柴某说的 “欠了很多钱”,才意识到这姑娘不是怕拘留,是怕连累家人。 几秒钟后,楼下传来闷响,他跑到窗边,只看到楼下围过来的人群,心里咯噔一下:“出事了。” 2024 年 1 月,一审庭审现场,物业保安老王作为证人出庭。“那天是例行检查电器,12 楼的电路有问题,我们敲了三次门,没人应,就走了。” 他的证词推翻了鱼某和刘某 “被警察查房” 的说法,也让法院认定二人 “未核实情况就放任柴某爬窗” 存在过失。 柴某母亲听到这里,突然情绪崩溃:“要是你们当时跟她说不是警察,她就不会跳了!” 鱼某低着头,没敢反驳 —— 他承认,当时自己只顾着躲,根本没想着核实敲门人的身份。 2024 年夏,二审开庭前,鱼某找刘某商量赔偿的事。“这事主要是你推荐的她,我顶多赔一半。” 刘某坐在茶馆里,喝着茶,语气冷淡。 “明明是你收了介绍费,现在想甩锅?” 鱼某气得拍桌子,两人不欢而散。 后来法院调查发现,刘某长期给柴某介绍 “生意”,抽成高达 30%,还放高利贷给她 —— 这成了判决刘某承担 18% 责任、鱼某承担 12% 责任的关键依据。 2025 年 10 月,二审判决生效后,鱼某开始在工地打零工还钱。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扛钢筋、搬水泥,每月挣 6000 元,5000 元用来还债,剩下的 1000 元勉强够吃饭。 有次他路过 12 楼公寓楼下,看到柴某母亲摆的花圈,忍不住停下脚步,鞠了三个躬。 “要是当初我拦住她,要是我核实一下敲门声,就不会这样了。” 他每次想起这事,都悔得 肠子都青了。 如今,刘某回了老家,据说开了家小超市,却再也没跟人提起西安的事。柴某的弟弟知道姐姐的事后,主动退学去打工,替姐姐还剩下的债务。 柴某的日记被母亲藏在箱底,每次想女儿了,就拿出来翻一翻,眼泪掉在纸页上,晕开了当年的字迹。 法院的案例库里,这起案件的判决理由被重点标注:“即使参与违法活动,也应尽到基本的安全注意义务,漠视他人生命安全,终将承担法律责任。” 而那个 12 楼的窗户,早已被房东封死,只留下一道疤痕,提醒着人们这场因侥幸和漠视酿成的悲剧。 信源:四川观察 10月10日 10月10日据红星新闻,卖淫女子逃避检查时从12楼意外坠亡,嫖娼男子、介绍人一审被判赔偿30余万元。法院:二被告在死者转移过程中提供了相应的帮助行为,对造成柴某的死亡存在过错。
10月10日报道,陕西一男子找“小姐”,结束后“小姐”给她介绍“女同事”,男子就
盘盘鸭
2025-10-15 22:56:00
0
阅读: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