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发现者谢家荣吞下一整瓶安眠药,在睡梦中离世,第二天,妻子吴镜侬在他身边发现了一张字条,上面短短十个字令人泪目。 上面写着“侬妹,我先走了,望你保重”的字条,妻子吴镜侬也几天后也穿上蓝布褂子,躺在同一张小床上追他而去。 1898年,上海贫民窟里走出个15岁的穷孩子谢家荣,他攥着几个硬窝头挤上北上的火车,就为抓住北京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免学费、管吃住的招生机会。 这孩子白天拼命啃书本,晚上去码头扛大包养家,三年后竟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还成了公派留美生,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他三年拿下地质学硕士,成了中国最早的地质学留学生之一。 1920年,谢家荣谢绝了大学教职的邀请,背起帆布包就往野外跑。 包里装着罗盘、地质锤和干粮,他走遍安徽八公山、甘肃戈壁,在暴雨山洞里借着油灯画矿脉图,在沙丘上趴三天三夜观察含油岩石。 他凭一块铜矿石就能断言地下“至少有三层矿脉”,被工人们尊称为“谢神仙”。 八公山煤田、玉门油田、淮南煤田,这些沉睡地下的宝藏都被他一一唤醒。 当时国际学界都说中国是“贫油国”,谢家荣偏不信邪,他提出“陆相生油”理论,湖泊沼泽里的有机质埋久了也能变石油。 1955年,他画出中国含油远景图,划出22个潜在产油区,还亲口点出松辽平原有大潜力。 1959年,大庆“松基三井”喷出工业油流时,61岁的谢家荣抱着钻井队长哭成了孩子,他预测的“中国贫油论”被彻底打破。 可这位“找油功臣”晚年却遭了大罪。 “文革”时,68岁的谢家荣被按在地上抽皮带,扣上“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的帽子。 儿子在同一单位却不敢相认,连父亲死亡报告都不敢写“我父亲”。 1966年8月,谢家荣吞下安眠药离去,他的骨灰至今下落不明,子女只能把他的罗盘放进空骨灰盒当念想。 但他的贡献直到1990年代才被正名,2019年,中国地质学会补发“中国石油勘探杰出贡献奖”。 2023年,地质科学院设立“谢家荣能源地质科学基金”,这些荣誉,距他离世已过了半个世纪。 谢家荣的一生像他寻找的矿脉,深埋地下却光芒不灭。 他没给子女留下金银,只留下岩石标本和毛衣,但这份“大地之子”的精神遗产,比任何矿产都更珍贵。 那是对科学的赤诚,对国家的担当,以及对真理永不言弃的坚守。 信息
大庆油田发现者谢家荣吞下一整瓶安眠药,在睡梦中离世,第二天,妻子吴镜侬在他身边发
科海群星谱
2025-10-16 00:25:1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