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齐白石儿子家被划为地主,财产全部充公,还要遭受批斗枪毙。这让齐白石惶

糖果泡泡萌公主 2025-10-16 10:31:28

1950年,齐白石儿子家被划为地主,财产全部充公,还要遭受批斗枪毙。这让齐白石惶恐不安,无奈之下只好写信给老乡毛主席“走后门”,恳求他向地方政府打个招呼。 1950年的湖南,一场风暴刮到了远在北京城里的一位画坛巨匠家里,这位巨匠,就是年近九旬的齐白石,一个从木匠走到艺术巅峰的传奇,他的麻烦,源于湘潭老家的殷实家底。 齐白石一生卖画所得,都寄回了老家,由儿子们置办下了超过两百亩的水田、山林和几处院落,靠着出租田地收租过活,这在当时,板上钉钉就是地主成份。 于是,财产被没收,大儿子甚至因拿不出佃户的押金而被关押了起来,求救的信件,一封封从湖南飞向北京。 这位曾受徐悲鸿盛赞为知我者的大画家,不得不向另一位湖南同乡,也是新中国的领袖毛主席求援。 齐白石与毛主席,老家仅隔50公里,虽然年岁相差29岁,解放后也因同乡之谊有过共餐、刻印的交往。 可这层私人关系,在国家大策面前,似乎并没那么管用,毛主席心里有杆秤,他担心给名人开绿灯,会让整个土改运动乱了套。 他坚持恋亲不徇私,济亲不损公的原则,所以,当齐白石主动提出愿将家产全部捐给国家时,这个请求被巧妙地搁置了。 从最高层到湖南省的王首道,再到湘潭县的杨第甫,指令层层下达,口径高度一致,不能因为他是齐白石,就违背政策,原则,是不可动摇的铁壁。 毛主席的处理方式也十分合理,在齐白石的信上,他用铅笔批示请王首道同志交湘潭县县委研究处理,这是严肃的公事流程。 转过头,他又亲笔给齐白石写了封回信,告知信已转交湖南方面酌情处理,酌情二字,用词温和,既没打包票,又给了希望,带着乡情的温度,瞬间稳住了齐白石焦灼的心。 更妙的一步棋,是派上了自己的儿子毛岸青,毛岸青回乡时,带去了三条口信。 既重申了成分要写实、政府按政策办的原则,又通过这种非官方的家庭渠道,传递了一种放心,会秉公办理的信号。 这种公私分明的安抚,精准地缓解了一位老人的恐惧,最终地主这顶帽子,没摘掉,家产大头也得上交,原则一点没松。 但在具体执行上,口子却松动了,地方干部和土改工作队,对群众做了大量的说服解释工作。 最终,被关押的儿子放了出来,家里人不再被批斗,那笔还不上的巨额押金,也被允许分期偿还。甚至,还给齐家保留了少量可以自耕的田地。 最绝的是,远在北京的齐白石,压根没搞懂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他只看到儿子被放出来了,便以为天大的难题就这么化解了,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感激。 后来,当具体经办此事的县委书记到北京时,齐白石为他画了一幅《荷花图》,在落款处,他一反常态,一连写下三个白石。 这在传统礼数中,寓意着三叩首,这是老派文人所能表达的,最重的谢意,但他最应该感谢的还是毛主席。 信息来源:《往事|1950年代齐白石“齐某上书”的背后》澎湃新闻

0 阅读:57

猜你喜欢

糖果泡泡萌公主

糖果泡泡萌公主

欢迎大家关注,一起来看体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