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叫“门当户对”!安徽一女生结婚第1天就想妈妈,实在忍不了后,竟然直接打开窗户

鸿鹄浮歌 2025-10-16 11:37:10

这才叫“门当户对”!安徽一女生结婚第1天就想妈妈,实在忍不了后,竟然直接打开窗户,朝对面大喊“妈妈”,然后,妈妈就走出来和她聊天!原来,2家人就隔了一条街,老家有习俗,结婚头两天不能回娘家,所以,女生就站在窗边和妈妈唠嗑,网友都羡慕疯了:真正的“门当户对”! 据广播徐州10月15日报道,安徽六安的一场婚礼,让全网重新认识了什么叫“门当户对”。 事情的主角是六安的盛先生和他新婚的妻子,两人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几十年来,两家人就隔着一条双向两车道的马路做邻居,彼此之间熟得不能再熟。 谁家今天做了什么好吃的,端着碗就能送过去,谁家有什么大小事,吼一嗓子对面就能听见,这种邻里关系,为两个孩子的感情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经过五年的恋爱长跑,两人决定在国庆假期步入婚姻的殿堂,婚礼当天,最有趣的一幕发生了。 当别的迎亲队伍还在路上堵着的时候,盛先生的队伍已经“抵达”了新娘家门口,没有复杂的流程,他直接抱起心爱的新娘,在亲友和邻居们的欢笑声中,稳稳地走过了那条他们从小走到大的马路,走进了自己的家门。 这一幕让网友们笑称:“这可能是史上最短的迎亲路程了,省下的油钱都能多加两个菜。” 本以为故事最甜的部分就是青梅竹马终成眷属,没想到婚后的生活才是真正的“高糖”,由于两家住得实在太近,新娘的婚后生活堪称“无缝衔接”。 她虽然嫁为人妻,但感觉上就像是从自家楼下搬到了楼上一样,中午在婆家吃了饭,下午溜达回娘家陪爸妈说说话,晚上再回自己小家,一天之内在两个家之间来回切换,自由又惬意。 这种“想回就回”的便利,让无数远嫁他乡的女孩羡慕不已,然而,一个当地的小习俗,却给这位新娘带来了小小的“挑战”。 按照当地风俗,新婚头两天,新娘是不能回娘家的,这对于恋家的她来说,无疑是一种煎熬。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她只能通过手机视频以解思乡之苦时,她却做出了一个让丈夫都忍俊不禁的举动。 她跑到婆家二楼的窗户边,推开窗,对着马路对面自己家的窗户就大声喊了起来:“妈!你在家不?” 不一会儿,她妈妈的身影也出现在了对面的窗前,母女俩就这么隔着一条马路,开始了“隔空对话”,丈夫盛先生看到妻子这副可爱又有点“耍赖”的样子,悄悄用手机记录下了这温情的一幕。 视频发到网上后,立刻引爆了评论区,一位网友的评论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我嫁到外地,每次想我妈了,只能等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打个电话,还得压低声音,生怕被婆家人听见说我不懂事,看到这个姑娘能这么大声地喊妈妈,我真的绷不住了。” 另一位网友则从现实角度分析道:“这才是真正的‘娘家撑腰’啊!小两口以后要是吵架,女方根本不用哭哭啼啼回娘家,这边嗓门一大,对面老丈人估计直接就抄着家伙过来了。” 这个玩笑话的背后,是娘家近所带来的那份最踏实的安全感和底气,这场独特的婚姻,让人们对“门当户对”有了全新的理解。 过去,人们总认为门当户对是家产、地位的匹配,但盛先生和他妻子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门当户对,是三观的契合、生活习惯的相融,更是两个家庭知根知底的踏实与信任。 他们两家做了几十年邻居,对方的家风、人品都了如指掌,这样的结合,少了很多磨合期的猜忌和试探。 而且,这种近距离的婚姻,从根源上化解了许多现代家庭的矛盾,比如“过年回谁家”这个世纪难题,在他们这里根本不存在,两家人直接凑在一起过年,幸福和热闹都翻了倍。 将来有了孩子,双方父母都能方便地搭把手,避免了因带娃问题产生的摩擦,照顾日渐年迈的双方父母,也因为这短短四十米的距离,变得简单而高效。 看着视频里那个女孩站在窗边,脸上洋溢着被家人守护的幸福笑容,我们或许才真正明白,婚姻最好的状态,不是让一个人为了另一个人而彻底脱离自己原有的世界,而是在你拥有了新的家庭后,娘家的灯火依旧是你一回头就能看见的温暖港湾。 信源:广播徐州2025-10-15——“门当户对”照进现实?"老家有习俗,结婚头两天不能回娘家新娘晚上站在窗口就能跟妈妈聊天“过年不用纠结去哪家过年”

0 阅读:136

评论列表

用户37xxx63

用户37xxx63

1
2025-10-17 13:52

高兴呢,过段时间老丈人就知道什么叫家贼[滑稽笑]

鸿鹄浮歌

鸿鹄浮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