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战,中国究竟布局了多久?   很多人对2016年南海的紧张局

论芸有事 2025-10-16 11:48:44

为了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战,中国究竟布局了多久?   很多人对2016年南海的紧张局势还有印象,当时那种几乎要擦枪走火的对峙,没让人觉得是单纯的军事胜利,反而像一道深刻的心理烙印——全国上下都体会到了“差一点”就陷入危机的后怕。   谁能想到,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们国家开始了一场长达九年的布局,而且这布局不是只盯着某一件事,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核心就是要建一个“国家韧性体系”。   说直白点,就是不管以后遇到多大的麻烦,哪怕是有人担心的那种大冲突,我们国家都能扛得住,还能守住和平。   先说说我们平时能看到的那些基建,高铁现在是越来越方便了,不管是出门旅游还是回老家,坐高铁都成了很多人的首选。   可大家知道吗?这高铁不只是方便我们出行,真要是遇到特殊情况,它还能快速运送物资和人员,这就是民生和战略两头都顾到了。   还有冷链物流,现在在冬天也能吃到南方新鲜的水果,夏天能尝到北方的蔬菜,这背后就是冷链物流在发力。   但它的作用可不只限于此,要是有需要,像药品、应急食品这些怕坏的东西,都能通过冷链快速送到该去的地方。   再看西北那边,好多地方都建了大太阳能板,也就是大家说的光伏,还配套了特高压输电线路。   西北的日照时间长,光伏能发不少电,通过特高压线路,这些电就能送到东部用电多的地方。   这不仅能让我们用上更清洁的能源,减少对传统煤炭发电的依赖,而且就算以后能源供应遇到点问题,我们自己也有稳定的电力来源。   还有那些深山里的 5G 基站,有些地方看着偏僻,可 5G 信号照样好用。这可不是随便建的,就算遇到极端情况,偏远地区也能保持通讯畅通,不会跟外界断了联系。   除了这些能看到的基建,国家在一些关键领域也下了大功夫,就说芯片,以前我们很多芯片都得从国外买,要是人家不给了,好多行业都会受影响。   这些年国家就把更多国有资产和科研投入往芯片领域倾斜,鼓励我们自己的企业搞研发,现在我们自己也能造出不少芯片了,虽然跟顶尖水平还有差距,但至少不会被别人卡脖子。   军工领域也是一样,投入增加了,我们的武器装备也越来越先进,还有数字人民币,现在不少地方都在试点用,大家买菜、逛街都能花。   这东西不光方便,还有个大用处,要是以后美元那边出点幺蛾子,比如搞什么制裁,我们用数字人民币照样能做生意,不受那么大影响。 军队方面这些年变化也挺大,战区改革之后,部队行动起来更灵活高效了。装备上更是让人眼前一亮,福建舰下水的时候,多少人守着直播看,这可是我们自己的航母,能搭载更多更先进的飞机。   歼 - 20 战斗机也列装部队了,在空中巡逻的时候,那威慑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东风 - 17 导弹更是厉害,速度快还不好拦截,有了这些装备,谁要是想对我们不怀好意,也得掂量掂量后果。   可能有人会问,我们搞这么多是不是想主动跟人冲突?还真不是。   我们这么做的根本想法,就是万一以后被别人围堵了,自己能活得好好的,能保护好自己人。   我们的实力越来越强,别人要是想侵犯我们,付出的代价就会特别大,大到他们不敢轻易动手。这样一来,和平不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国家搞这些布局,也是这个道理,不是想惹事,是为了不被事惹,守住我们安稳的日子。   这些年我们能安安稳稳过日子,经济还能不断发展,背后就是这个“国家韧性体系”在起作用。

0 阅读:37
论芸有事

论芸有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