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媒体报道称,韩国正在考虑向菲律宾出口K239“天舞”远程火箭炮和CTM‑AS

鉴清评趣 2025-10-16 11:49:52

韩国媒体报道称,韩国正在考虑向菲律宾出口K239“天舞”远程火箭炮和CTM‑ASBM反舰弹道导弹,这种反舰导弹是基于K239目前所配备的CTM战术弹道导弹开发,更换光学导引头后可以攻击移动目标,但射程从现有的290公里降低至160公里。 2023年,当时菲陆军现代化计划中,多管火箭炮项目因成本问题排除美国“海马斯”,转而将目光投向性价比更高的韩国装备。 K239的模块化设计成为关键卖点——其发射车可同时携带两个火箭弹模块,每个模块装载4枚CTM-ASBM,8枚导弹的密集火力远超单管发射系统。更令菲方心动的是“一炮两用”特性:该系统既能发射239毫米制导火箭弹打击陆地目标,又可换装反舰导弹执行海上封锁任务。 韩华集团的宣传策略极具针对性。在2024年亚洲防务展上,其发布的CG动画直接将中国055型驱逐舰设为假想敌,模拟导弹突破防空网击中舰体的场景。 这种“示强营销”精准击中菲律宾的心理——面对中国海军在南海的常态化巡航,马尼拉急需一种既能威慑对手、又不会引发全面冲突的“不对称武器”。而CTM-ASBM的160公里射程,恰好覆盖巴士海峡等关键航道,若部署在菲方控制的中业岛等岛礁,可形成局部封锁能力。 然而,这款被吹嘘为“改变游戏规则”的武器,实则存在显著短板。CTM-ASBM采用中段惯性制导+GPS修正、末端红外成像的复合制导模式,虽号称命中率达80%,但其抛物线弹道飞行高度超过3000米,轨迹固定且速度仅0.8马赫,极易被现代舰载雷达捕捉。 中国海军055型驱逐舰配备的S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可在150公里外稳定跟踪此类目标,配合红旗-9B远程防空导弹的200公里射程,足以在导弹进入末段前实施拦截。 更致命的是其射程限制。160公里的作战半径要求发射阵地必须靠近海岸线,而菲方在南海的实际控制岛礁均处于中国反舰弹道导弹的覆盖之下。 以鹰击-21为例,这款射程超1000公里的高超音速导弹,可从中国本土基地对菲方火箭炮阵地实施“防区外打击”。即便“天舞”系统采用机动部署,其8×8轮式底盘的公路行驶速度仅80公里/小时,难以在侦察-打击链条下生存。 这笔军售的推动力远不止商业利益。韩国军工出口额在2024年突破200亿美元,东南亚市场贡献率达35%,其中菲律宾是重点客户。 从2023年出口护卫舰到2025年签约FA-50战斗机,再到如今的火箭炮交易,首尔正通过军售构建对马尼拉的“安全依赖”。而美国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隐形推手——根据《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任何针对菲军事目标的攻击都可能触发美军介入,这实际上为韩国武器提供了“安全背书”。 但风险同样存在。中国在南海的岛礁建设已形成完备的预警侦察体系,天波超视距雷达与无人机网络可实时监控周边2000公里空域。CTM-ASBM若投入使用,必将触发中方更密集的海空巡逻与电子压制。 历史上,越南曾引进俄罗斯“堡垒”反舰导弹系统,最终因无法突破中国防空网而闲置。菲律宾是否会重蹈覆辙,成为各方观察的焦点。 这场交易的影响已超出双边范畴。马来西亚在2024年签署的36套“天舞”系统采购协议中,明确要求配备反舰模块;波兰购买的72套同类装备,则被部署在加里宁格勒边境形成对俄威慑。 韩国军工的“模块化武器”模式正在改变传统军售逻辑——通过标准化接口实现弹药通用,降低使用方后勤压力的同时,也加剧了区域军备竞赛。 当CTM-ASBM的导弹在菲律宾某军事基地完成组装时,其红外导引头正对着模拟靶船调整参数。这款被寄予厚望的武器能否突破现代防空体系?南海的波涛之下,一场关于技术代差与战略耐心的较量已然展开。 那么,大家是如何看待这场军售背后的博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0 阅读:49

评论列表

Huang

Huang

2
2025-10-16 14:52

现在不管棒子卖菲的火炮能打多远,是否好拦截的问题?而是要让棒子死了出口武器的想法,应该经、武制裁棒子,打趴它。

鉴清评趣

鉴清评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