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整顿旅游市场,国内能不能借鉴一二? 导游李海,因为没有获得黑色利益,愤怒之下威胁不听话的游客,成为泰国新《旅游商务法》第一例被判刑的“假导游”。 别小看了这2年8个月的刑期和10万泰铢的罚款,这可是一颗“甜枣”。别看李海在国内是“老好人”,这次犯了新法的“重大罪行”,即便是“初犯”,也逃不过“从重”处罚。按照泰国新《旅游商务法》的规定,李海的罪行属于“假导游”,处刑期不得低于5年,而且必须立即驱逐出境。 但是,由于李海积极认罪,法庭最终判处他2年8个月的有期徒刑,并罚款10万泰铢。刑满之后,李海将被遣返回国,并在国内受到刑罚的影响,告知乡亲,让他们知道他在国外所作所为。泰国的整顿旅游市场,做法值得国内借鉴。 这个李海可是个老油条了,早在2018年他就因为辱骂游客强迫购买乳胶枕被泰国警方抓过一次,这次重操旧业威胁游客不消费就让你回不了中国,结果撞上了泰国政府整治旅游市场的枪口。 泰国这次可是动了真格,不仅抓了导游连旅行社负责人都一起端了,他们专门成立了联合打击非法旅游经营专项行动中心,还要建立军警民三方协同治理体系。 光是普吉岛一个地方就有15家旅行社因为让外国人暗中操控而被吊销了执照,泰国法律明摆着要求旅游业务必须由泰国人主导外资持股不能超过百分之四十九。 咱们国内旅游市场同样面临强制购物虚假宣传这些问题,云南省最近出台的旅游市场诚信建设十条措施就很有针对性,他们打破了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怪圈,规定旅行社吊销执照则负责人五年禁导游吊证则终身不得再考。 我们国家也在推动旅游标准化建设,用标准这把尺子来衡量服务质量避免游客体验像开盲盒。上海那边搞起了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对信用好的企业减少检查频次对失信企业重点监管。 泰国那边还推出了数字入境卡系统,让游客提前申报信息缩短通关时间,他们在全国设立游客安全行动中心开通报警热线,甚至部署旅游警察车辆二十四小时巡逻。 咱们也可以借鉴这种科技赋能的手段,就像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专家说的可以利用旅游电子合同电子导游证等数据建立信用监管机制。 说到底整治旅游乱象需要常态化思维,不能总搞运动式整治。泰国这次给我们打了个样,他们从传统管理向现代化治理转型,真正触及了问题的根源。 咱们有丰富的法律法规基础,如果能像泰国那样敢动真格再加上我们的大数据优势,旅游市场一定能更健康的发展。毕竟谁不想开开心心出去玩,而不是提心吊胆担心被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泰国整顿旅游市场,国内能不能借鉴一二? 导游李海,因为没有获得黑色利益,愤怒之
依依响叮当
2025-10-16 11:56:15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