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酒店惊现百条蛇群幕后:男子编织袋藏匿野生动物交易链曝光,背后真相令人胆寒! (来源:综合红星新闻、法治日报及法院公开资料) 当两名男子拎着鼓囊囊的编织袋走进酒店,低声叮嘱“不用打扫房间”时,谁也不会想到,紧闭的房门后竟盘踞着上百条嘶嘶吐信的蛇。这并非恐怖片桥段,而是广西河池一起真实发生的野生动物非法交易案,一条从收购、藏匿到销售的灰色产业链随之浮出水面。 吴某国的出租房内,铁笼叠放,蛇影游动。他长期从村民和养蛇场收购蛇类,将其视为“行走的钞票”。2024年6月,覃某浅通过朋友联系上吴某国,一次性购入大量蛇类,甚至获赠若干小蛇。利益驱动下,二人默契地编织起一张违法网络。 7月初,覃某浅带着两大编织袋“货物”入住金城江区某酒店。为避人耳目,他特意要求免打扰服务,将房间变为临时蛇类仓库。次日清晨,他悄然出现在市场周边,向路人兜售活蛇或死体,供人食用或泡酒。腥膻的交易在街头悄然进行,直至群众举报的线索划破平静。 警方突袭市场路口时,覃某浅正与顾客讨价还价。现场查获的54条蛇中,5条已无声息。而在酒店房间内,75条蛇仍蜷缩在编织袋中,阴暗空间里弥漫着危险气息。与此同时,吴某国在柳州鱼峰区的出租屋亦被查处,74条蛇中竟有7条剧毒眼镜王蛇,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经鉴定,此案涉及的203条蛇总价值超12万元,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三索蛇、眼镜王蛇等珍稀物种赫然在列。法院审理指出,吴某国与覃某浅的行为已构成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及非法收购、出售陆生野生动物罪。最终,二人被依法判处刑罚,为贪婪付出代价。 此案揭开野生动物黑市交易的冰山一角。为何有人甘冒风险?背后是食补文化催生的畸形需求。一些人迷信蛇胆明目、蛇血壮阳,甚至将眼镜王蛇泡酒视为“药膳珍品”,却无视其携带寄生虫、病毒的风险,更遑论触犯法律的红线。 法官强调,我国刑法对野生动物保护极为严格,即便非法交易“三有”保护动物达到一定数量,同样构成犯罪。此案中,被告人漠视生态平衡与公共安全,将酒店房间变为“蛇窟”,不仅威胁他人生命安全,更破坏生物多样性。 网友评论炸锅:“下次住酒店得先查床底!”“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这场闹剧警示我们,敬畏自然方能行稳致远。若仍有人铤而走险,法律之网只会越收越紧。
“捡到宝了!”广西来宾,一男子上山途中,发现地上有一个黑白格的东西,走近一看是眼
【14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