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见到“贵客”朱拉尼后,脸上只有一个表情,全程皮笑肉不笑 克里姆林宫,迎来

理大国迷雾 2025-10-16 15:44:48

普京见到“贵客”朱拉尼后,脸上只有一个表情,全程皮笑肉不笑 克里姆林宫,迎来了一位令俄罗斯政坛五味杂陈的访客,叙利亚“过渡政府”总统艾哈迈德·沙拉,也就是外界熟知的“朱拉尼” 这场原定15分钟的会面,最终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 在场的记者们敏锐地捕捉到一个细节:普京全程保持着某种程式化的微笑,但当镜头转向特写时,人们能清楚地看到他那微微紧绷的下颌线条和几乎不可察觉的皱眉动作。 普京这次不自然的笑容,恰似俄罗斯当前中东处境的真实写照。 一方面,莫斯科试图在巴以冲突中扮演调停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过度介入而损害与以色列等其他地区力量的关系。 俄罗斯在中东的军事存在相当有限,在叙利亚,俄军仅维持着赫梅米姆空军基地和塔尔图斯海军基地两个据点,驻军总数不超过一万人。这与美军在中东的庞大部署形成鲜明对比。 俄罗斯正面临多线作战的压力,在乌克兰战场,俄军每天要消耗数以万计的炮弹。 而在中东这个更大棋盘上,普京必须谨慎分配有限的政治和军事资源。 朱拉尼此次莫斯科之行,带着明确的任务清单。 作为哈马斯高级政治局成员,他迫切需要为组织争取更多国际支持,特别是在军事援助方面。 据中东问题专家分析,哈马斯最希望从俄罗斯获得三类支持:防空系统以应对以色列空袭、反坦克武器用于地面防御,以及更重要的外交庇护和国际声援。 然而,普京的回应相当谨慎。 在会谈中,俄方重点讨论了人道主义停火和援助物资准入等议题,对军事合作则避而不谈。 2015年俄罗斯介入叙利亚内战时,也是如此谨慎,当时俄军也是经过数月评估才决定出兵。 普京在面对朱拉尼时的复杂表情,也是因为纠结,如何才能让俄罗斯在中东实现利益最大化,这要求莫斯科在与相互敌对的各方之间保持关系,是一个很难保持平衡的事情。 一方面,俄罗斯与伊朗、叙利亚政府及哈马斯保持联系。 另一方面,它又与以色列、沙特等美国传统盟友维持着必要沟通。这种多方下注的策略,在俄乌冲突后显得尤为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朱拉尼到访前两周,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刚与以色列外长通过电话,承诺俄方会“平衡处理”中东事务。 这种两面示好的做法,虽然增加了俄罗斯的外交回旋空间,也让其政策显得左右为难。 会谈气氛微妙,但军事合作仍是双方无法回避的话题。 知情人士透露,哈马斯希望复制真主党从伊朗获得武器的模式,通过第三方从俄罗斯获取军备。 然而,俄罗斯与以色列在叙利亚早已形成默契:俄方默许以军打击伊朗目标,以方则对俄在叙军事存在睁只眼闭只眼。 这种微妙平衡,使得直接向哈马斯提供武器变得几乎不可能。 更实际的因素是,俄罗斯的军工生产正全力保障乌克兰战场需求。 数据显示,2023年俄罗斯炮弹产量达到200万发,但仍难以同时满足多条战线的需求。 除了军事考量,能源因素也是普京需要考量的一方面,俄罗斯与OPEC+的合作关系,特别是与沙特等海湾国家的协调,对维持全球油价至关重要。 2023年,俄罗斯通过OPEC+机制成功将油价维持在每桶80美元以上,这对支撑战时经济发挥了关键作用。 任何可能破坏与海湾国家关系的外交举动,都会直接冲击俄罗斯的财政命脉。 与此同时,哈马斯背后的伊朗,同样是俄罗斯在能源市场的重要伙伴。 两国在规避西方制裁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在石油贸易、军事技术等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 这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使得普京在接待朱拉尼时不得不格外谨慎。 他的“皮笑肉不笑”,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复杂计算的外在表现。 乌克兰战争的持续,使得俄罗斯难以像2015年介入叙利亚那样,在中东投入大量军事资源。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会完全退出中东舞台。 相反,莫斯科可能会采取更具创意的策略,比如推动哈马斯与法塔赫和解,以此提升自己在中东事务中的话语权,或者利用与各方的特殊关系,主导新的地区安全对话机制。 更重要的是,俄罗斯需要向地区伙伴证明,尽管深陷乌克兰战场,它仍然是可靠的安全保障者。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军事实力受限的情况下,普京仍要亲自接待朱拉尼这样的“敏感客人”。 当会谈结束,朱拉尼离开克里姆林宫时,普京那个持续已久的“微笑”终于从脸上消失。在利益至上的国际政治中,没有绝对的敌人或朋友,只有永恒的权衡与计算。

0 阅读:61

猜你喜欢

理大国迷雾

理大国迷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