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主席选举剩2天,郑丽文拜访蒋万安,洪秀柱见郑丽文并表态 距离国民党主席选举只剩下两天,岛内政坛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郑丽文亲自拜访蒋万安,洪秀柱又在这个关头出来表态,这场选举不只是党内换帅,更像一场关于路线、理念和生存策略的大考。谁能笑到最后,不只是国民党的事,也让两岸和整个亚太地区都竖起了耳朵。 先说说这次选举的门道。国民党搞得格外公开透明,全台设了383个投开票所,还有个即时开票系统,搞得跟春晚抢红包似的,谁也别想蒙混过关。 三位候选人各显神通,郑丽文高调拉票,搞得挺热闹,力图把“反对民进党”当成主打口号。罗智强则选择扎根基层,低调但步步为营。 郝龙斌反倒是安静得让人琢磨不透,背后资源分配的玄机不言自明。再看蒋万安,作为台北市长,他跟三位候选人都见了面,却只把和郑丽文的合照晒了出来。 这个“选择性曝光”不只是摆拍,更像是在给深蓝群体发信号,谁都不想在风头浪尖上得罪人,但也得表明自己的立场。 其实说到底,这场选举的最大看点不是谁能赢,而是国民党到底要往哪儿去。岛内这些年,“本土化”和“统派”一直在较劲。 有人想靠拢中间,避免被民进党打成“脱节”;有人坚守传统,宁愿被说“老蓝男”,也不肯放弃自己的政治底色。这种分裂,已经不只是意见不同,更像是两条平行线,谁也说服不了谁。 国民党这些年最大的问题不是缺人,而是身份认同危机。到底是继续坚守“九二共识”,还是学民进党玩“本土叙事”,这关乎国民党能不能在岛内重新站稳脚跟。 蒋万安的处境就有点像在刀尖上跳舞。他是政治世家出身,背后有庞大的家族光环,但也正因为如此,每一步都特别受关注。 郝龙斌宣称得到了他的支持,蒋万安也没否认,但没高调表态,显然是想左右逢源。郑丽文这边,蒋万安则是公开合照,配合高调宣传,算是给她加了点分。 至于罗智强,见面内容倒成了谜团。蒋万安必须平衡好各方势力,既不能让本土派觉得被冷落,也不能让深蓝觉得被背叛。 民进党更是盯着他的身份,随时准备“围剿”。蒋万安在这场博弈里,每一步都得踩在刀刃上,稍有不慎就可能两头不讨好,既失民心又失党心。 选举的路线之争其实更像一场拉锯战。支持郝龙斌,短期内或许能稳住一些本土派选票,但国民党会不会越来越像民进党,走到最后连自家老粉都认不出自己? 而如果倒向郑丽文,虽然能把“反绿”旗帜举得更高,但岛内“蓝绿”对立会更激烈,中间选民说不定直接溜走,影响国民党未来的版图。这种“两难”,其实是许多老牌政党在转型期都遇到的尴尬。 洪秀柱的出现,则让这场选举多了点戏剧张力。她这次“迟到”会面郑丽文,表态说支持理念一致的人,依然强调“九二共识”和反对“台独”。 但她没有公开支持其他候选人,说明党内现在没人完全让她满意。洪秀柱的形象一直是“统派”的标杆,2016年那场“换柱风波”后,她反倒成了党内的道德象征。 洪秀柱这次表态,给深蓝选民吃了颗定心丸,但话里话外也透着无奈。现在的国民党,想要保持统一论述越来越难,现实和理想割裂得厉害。 这种象征意义对深蓝群体来说分量很重,但现在“统派”在党内边缘化,影响力远不如以前。 其实,国民党的“路线之争”早就不是新鲜事。上世纪九十年代,国民党也曾因为“新党出走”吃过大亏。历史总有轮回,今天的国民党依然在身份和路线之间拉扯。 只不过,台湾岛内的蓝绿对抗、两岸关系的敏感,给国民党每个选择都加了不少难度。 再把镜头拉远点看,这场主席选举其实还牵动着两岸关系和亚太局势。国台办前阵子还重申“统一大势不可阻挡”,岛内76%的民众也表示担忧台海紧张。 这种大气候下,国民党主席人选不只是岛内的事,更牵动着两岸和平的神经。谁当选,都会被拿来做文章,也会对接下来两岸怎么互动起到不小的影响。 说到底,这场选举不是简单的“谁上谁下”,而是国民党到底怎么重新定位自己。郝龙斌要是赢了,国民党可能会往中间靠,但“泛蓝”联盟能不能撑住,还是个问号。 郑丽文要是逆袭成功,国民党会变得更“战斗”,但民进党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岛内对立只会加剧。无论谁赢,国民党都得面对现实,两岸关系的本质摆在那里,任何回避都只是自欺欺人。 最后,国民党能不能在路线之争里找到共识,决定了它还能不能重新赢回民众的信任。这不是一场选举能解决的难题,更像是一场持久的拉锯战。 参考资料:张亚中“曾内参民调第一”?台媒体人揭国民党主席选举诡奇一章 2025-10-16 14:25·台海网 国民党主席选举8名蓝营县市长挺郝龙斌2025-10-16 08:44·台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