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精炼技术为何难以模仿:外国仍然没有达到中国1975年水平,落后50年 稀

小胖胖说科技 2025-10-16 18:41:41

稀土精炼技术为何难以模仿:外国仍然没有达到中国1975年水平,落后50年

稀土这东西,说起来大家都知道是高科技必需品,但真正搞精炼的门道,国外到现在还摸不着头脑。话说回来,上世纪70年代,中国起步晚,出口矿石换成品,吃亏不少。那时候国际上用离子交换和分级结晶,纯度顶多98%,成本高得离谱,效率低。徐光宪这老头子,1920年生人,回国后在北京大学搞化学,1972年带头研究萃取法。简单说,就是用溶剂一层一层分离元素,级联起来操作。1975年,第一条生产线跑起来,轻稀土纯度直奔99.99%,成本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处理时间从周级变小时级。

这技术牛在哪?它通用性强,覆盖15种镧系加钇,计算表一出,全元素都能套用。国外当时还在老路子上挣扎,中国一下超车。专利虽有,但参数细节藏得深,每级流量、酸度、配比得精确到小数点后好几位。这些不是纸上谈兵,得靠工厂里日积月累的经验。北方稀土那些老厂,摸索40多年,互相交换优化方案,才形成一套体系。外国为什么学不会?因为他们早年退出市场,经验断档。90年代,中国企业乱挖乱卖,价格暴跌70%,国外觉得赔本,干脆不玩了。

现在想重启,原理知道,但精细活干不来。杂质处理就是大坑,铁简单,三级搞定,但周期表其他元素干扰多,参数一错全盘乱。环保要求还严,闭合循环加成本。拿美国MP Materials来说,中国外最大的稀土企业,山口矿粗加工后,精矿还是运中国精炼。2025年他们自己试,纯度卡在99.1%到99.9%,重稀土干脆没影。中国呢?99.9999%常态,重稀土分离一步到位。差距不光纯度,连续化生产、低成本这些,1975年中国就实现了,国外2025年还差远。

经济学角度看,中国低价策略把市场搅浑,外国企业短期盈利难,投资犹豫。专利中国占全球九成,但不跨境收费,磁铁生产反倒靠国外专利互换。中国企业协作紧,数据共享,外国各自为战,难成气候。2025年,中国出口管制升级,稀土氧化物、合金、磁铁全需许可证,全球供应链更紧。中国占矿产70%,精炼90%,磁铁93%。西方急了,特朗普时代签协议想从乌克兰挖稀土,但乌克兰没大矿,开发周期长,平均18年建厂。

澳洲Lynas在马来西亚建厂,2025年5月出首批镝氧化物,6月铽,但产量小,远不够全球需求。欧洲索尔维承认,中国处理放射性污染高效,西方法规严,成本翻倍。技术上,稀土元素原子量相近,分离需上千级萃取,化学键难断,酸用量大。中国通过国家投资,补贴环保不管,成本压低。西方建厂1亿刀起步,优化需10-15年。回收率低,全球不到1%稀土从废品回收,苹果2025年承诺100%回收,但实际难。

Baotou地区垂直整合,从矿到磁铁一气呵成,效率高。外国像德州Lynas和MP建厂,国防部投钱,但重稀土如镝、铽,中国垄断近100%。需求涨,2025年镝需求1.2万吨,供给才0.8万吨,价格飞。地缘风险大,中国从缅甸进口矿,政局不稳。西方矿如澳洲Mt Weld,矿好但加工靠中国。创新上,色谱法、零废工艺试水,但规模化远。欧盟关键原料法推本地加工,澳洲三倍矿产到2027,但精炼瓶颈在。总体,外国水平停1975年中国起点,纯度低、成本高、环保难。

0 阅读:9

猜你喜欢

小胖胖说科技

小胖胖说科技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