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退出! 拉脱维亚退出!爱沙尼亚退出!波兰和芬兰也退出! 挨着俄罗斯的国家集体搞了个大动作,直接宣布要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 《渥太华禁雷公约》这东西,1999年生效那会儿可是风光无限,号称“人道主义标杆”,前前后后164个国家签了字,核心就是不准用、不准存、不准造杀伤人员地雷,毕竟这玩意儿埋下去几十年都能炸,平民遭殃的事儿太多。 可现在倒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先递了退约文件,波兰和芬兰紧跟着就跟上,五个全是挨着俄罗斯的北约成员国,这哪是巧合,分明是早跟盟友对好的剧本。 最早喊着要退的芬兰,把“边界难守”挂在嘴边喊得最响,说自己跟俄罗斯有1340公里的边界线,一半以上都是森林湖泊,士兵巡逻得绕着走,人手根本不够用。 这话听着像那么回事,可稍微琢磨下就露馅了,芬兰之前还说过边境有警能动员90万军队,真要严防死守不至于拿不出人,何况刚加入北约就忙着给美国开放15个军事基地,还在修3米高的带刺铁丝网,怎么看都不是缺人手的样子。 更关键的是,芬兰议会投票时157票赞成对18票反对,悬殊到几乎没争议,这要是临时起意,哪能这么快达成共识? 再看波罗的海三国,芬兰3月刚放风,6月这三国就齐刷刷向联合国递了退约文件,动作快得像按了快进键。 这三国的位置更有意思,爱沙尼亚、立陶宛不光挨着俄罗斯本土,还死死贴着俄飞地加里宁格勒,那地方可是俄军的重要军事据点,常年有“伊斯坎德尔”导弹部署。 波兰更不用说,一边蹭着俄罗斯边境,一边挨着白俄罗斯,堪称北约东翼的“门面担当”,之前就跟着北约搞“坚定捍卫者”演习,把坦克炮口直接对准东边。 这五个国家凑在一起退约,恰好把北约的“东大门”连了起来,要说没提前商量,谁信? 表面上喊的是“防御刚需”,实则全是北约东翼的联防算计。 自从俄乌冲突开打,北约就把东翼当成了防御核心,2024年光是在芬兰、拉脱维亚这些地方就搞了十多场演习,什么“动态前沿”炮兵演习、“寒风24”海上演练,几乎没断过。 德国更是把二战后第一支海外常驻部队派到了立陶宛,4800名士兵加200名文职人员,还配套了“豹式”坦克和榴弹炮,基地就建在靠近白俄罗斯的边境上。 可就算这么折腾,北约还是觉得不踏实,东翼边界太长,地形又复杂,全靠士兵和坦克守成本太高,还容易有疏漏。 这时候地雷就成了“低成本挡箭牌”,俄乌冲突里的例子就摆在眼前,乌克兰在切尔诺贝利附近的边境布了宽10公里的雷区,用155毫米火炮远程撒雷,最远能扔17公里,俄军装甲部队硬生生被迟滞了好几个星期。 西班牙媒体都算过账,一枚定向破片地雷才几个钱,引爆后50米内的士兵都得遭殃,效费比比无人机自杀袭击高多了。 波兰国防部副部长贝伊达看得门儿清,直接说要生产上百万枚地雷,不然东部边境守不住,养一个士兵一年的开销能买好几千枚地雷,这笔账北约算得比谁都精。 更鸡贼的是拿“不对称”当借口,这五国的国防部长在联合声明里没明说,但乌克兰退约时把话挑透了:俄罗斯压根就没签《渥太华禁雷公约》,想怎么布雷就怎么布雷,自己守着公约反而束手束脚。 这话听着委屈,实则是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要知道北约早就想在东翼搞“多层次防御”,2024年5月刚敲定要建“无人机防御墙”,现在再加一层地雷阵,正好形成“天上无人机侦察,地上地雷拦路”的组合拳。 芬兰外交部退约时说“安全环境变了”,其实就是说北约的防御计划变了,得给地雷腾位置。 而且这退约背后全是北约的协调痕迹。 芬兰7月10日宣布退约,波兰紧接着就启动程序,连生效时间都掐着点,按公约规定得等6个月,正好能赶上北约2026年的东翼部署计划。 之前北约还在波兰、德国建了多国指挥部,搞了1400多个弹药库和机场,现在补上地雷这一环,相当于给东翼的防御网打了补丁。 俄罗斯那边也不含糊,2024年9月在波罗的海搞“大洋-2024”演习,400多艘军舰加9万士兵实弹演练,说白了就是对着北约的防御布局回应。 至于“人道主义标杆”的名声,早被他们抛到脑后了,加拿大前外长阿克斯沃西骂这是“全球秩序瓦解的开始”,可这五国压根不在意,毕竟公约生效这些年,美国、俄罗斯本来就没签,现在自己退出来,既能跟着北约的节奏走,又能省下一大笔防御开支,何乐而不为? 立陶宛军方人士直言不讳,说退约是建“波罗的海防线”的重要一步,这话才算没藏着掖着。 说到底,这哪是什么“人力不够”的无奈之举,分明是北约东翼防御的一盘大棋。 把地雷这老武器捡回来,既符合“低成本守边界”的需求,又能跟盟友形成联防体系,至于公约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地缘博弈面前早就成了可有可无的装饰。 俄罗斯的军演越密集,北约的防御网就织得越紧,这五个国家退约不过是其中的一步棋,接下来指不定还有更多“出人意料”的动作。
立陶宛退出!拉脱维亚退出!爱沙尼亚退出!波兰和芬兰也退出!挨着俄罗斯的国家集
沃克笔下趣事
2025-10-16 19:34:15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