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面子光鲜,里子狼狈!盘面呈现出“控指数、杀个股”的标准戏码。沪指顽强小红,创业板指也硬撑着没绿,看着指数风轻云淡,仿佛岁月静好。可扒开这层光鲜的“指数袍子”,里面全是窟窿——两市超过4000只票下跌,中位数惨兮兮地跌了1.26%。这指数和个股之间拉出的那道巨大“喇叭口”,活脱脱像裂开的深渊,把大部分投资者的利润给吃掉了! “稳大盘、跌个股”简直成了2025年A股的主旋律。成交量?连续几天守着2万亿的门槛!场外人一听,哟呵,万亿成交,这不妥妥的牛市嘛!村里看了也欣慰,稳住了“慢牛”大局。可身处其中的散户感受呢?“牛市?假的吧!钱呢?亏没影儿了!” 说好的慢牛,最终成了指数慢牛,个股快熊的畸形格局。不过量能在连续四十天左右维持两万亿之上后,周四量能破掉两万亿的大关,可以理解为抛不动了,随时会出现像样的反弹。 为啥会这样?核心问题就是“面子工程”太过了。市场存在一股强大的力量(大家心照不宣的“某队”),核心任务似乎就是稳住大盘指数这个“面子”。手段也简单粗暴:跌了?就拉权重(银行、保险、能源这些“老登”);感觉指数涨太猛了?就摁住一部分票。通过庞大资金和算法程序化操作,几千亿上万亿的权重股也能像小盘股一样被“指挥”得大涨大跌。结果是,大盘指数的波动看着是“慢”了,个股的剧烈波动反而远超过往!这哪里是稳定市场?这叫人为制造割裂。 吐槽完了,咱得面对现实。什么样的土壤,就长什么样的庄稼: 告别普涨幻想: 快4000点了还整天普跌?这就告诉我们,结构性行情是常态,选不对方向,牛市和你也没啥关系。 轻指数,重结构: “看指数炒股”是死胡同!大批量没有核心竞争力、没故事、没辨识度的股票(所谓的“三无股”),真的不必太上心。很多时候亏钱,就是怕错过“牛市”,为了买而买。 大涨大卖,大跌大买(结构性): 在震荡整理期,思路要切换到“熊市精做个股”的模式上。别被“牛市”的名头忽悠着捂股不动。看到手上逻辑不硬的票大涨,别入戏太深,该落袋就落袋。反过来,如果逻辑硬、趋势强的核心票被恐慌情绪带下来(比如近期调整了1-2个月的一些方向),那就是难得的捡漏机会——市场迟早上演“纠错行情”。 聚焦趋势性热点: 像今天这种“三无行情”(没量、没热点、没赚钱效应),板块全靠消息刺激(如存储芯片早盘冲、充电桩高开低走),时效性太短,参与接力是刀口舔血。不如盯死有政策、有需求、有资金反复关注的趋势性赛道:半导体/芯片、稀土永磁(受制于国际博弈逻辑)、人形 机器人 (长期产业趋势)等。这些领域会有独立行情的机会。 盘面最后一点思考: 指数稳稳的小红,假的离谱?但也“顽强”得离谱。成交量连续萎缩,今天更跌破2万亿(8月13日以来首次),这就是只顾“稳面子”的后遗症——没有持续的赚钱效应,场外资金就不会真心进场!钱是逐利的,不是来做慈善撑指数的。 缩量至此,往往意味着变盘临近。不怕指数真跌,怕的就是这种“假稳”。 许多个股已经跌了蛮久,调整也相对充分。等那一批“死撑指数”的大块头们喘口气,资金回流,个股的氛围才能好起来。说白了,现在需要的是“放量”这个信号!指数在假寐,个股在等待一场真正的“醒”来。
周四面子光鲜,里子狼狈!盘面呈现出“控指数、杀个股”的标准戏码。沪指顽强小红,创
袁绍八点
2025-10-16 21:50:47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