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地女子在浙江做生意,晚上让智力低下的弟弟去夜市送货,结果被醉酒男故意找麻烦,不仅多次殴打小伙,还扬言报警也没用!报警后,警方做出罚款500元、不拘留的处罚,女子听后坚决不同意。 夜市灯火通明,醉汉的拳头砸在智力低下小伙身上时,周围摊主的惊呼被淹没在喧嚣里。那个扬言“报警也没用”的嚣张声音,成了法治社会最刺耳的挑衅。女子攥着弟弟颤抖的手,看着施暴者满身酒气扬长而去,只留下五百元罚单像张苍白的借条。 醉酒从来不是暴力的通行证。法律明确规定醉酒打人需承担法律责任,从拘留罚款到刑事责任有完整惩戒体系。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即便醉酒也需承担相应刑事法律责任。五百元罚单在法治天平上轻得让人心寒,这哪里是惩戒,分明是纵容。 智力障碍者属于法律重点保护的弱势群体。当醉汉挥拳相向,他欺负的是整个社会对弱者的守护承诺。姐姐的愤怒不只是亲情,更是每个公民对公平正义的本能捍卫。 警方执法不该是软绵绵的橡皮图章。甘肃庆阳那个因质疑校服质量被拘留的案例,最终被法院认定程序违法。执法者手中的权力来自法律授权,更来自人民群众的信任托付。 我们肯定公安机关日常执法的辛勤付出,同时期待每起案件都能经得起法治考量。社会在进步,监控摄像头、现场目击者都是还原真相的利器。执法过程需要透明公正,让每份判决都沐浴在阳光之下。 女子护住弟弟的身影,映照出普通人维护尊严的坚定。她拒绝的不是罚单,而是对暴力妥协的生存方式。这份坚决,让夜市灯火见证了什么叫做“为权利而斗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一外地女子在浙江做生意,晚上让智力低下的弟弟去夜市送货,结果被醉酒男故意找麻烦,
向阳吧
2025-10-16 22:07: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