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出喜报!到底谁有“病”? 我看这所医院,才是真的病了,这位院长该免职了。对患者的病痛连最基本的同理心都没有,很难想象,你们是以怎样的心态面对病人的? 难不成,你们把一个个病人当成了“顾客”,把一堆堆药品当成了“商品”,把一间间诊室变成了“交易场”,把一张张病例当成了“业绩”! 以前的药铺,一条街出头也没几家,还必须有名老医生坐诊,把“但愿世上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奉为圭臬,望闻问切,对症下药,医者仁心重过千金。 而现在的药房,店挨着店,几百米就挤着好几家,而且店里还只有药师,真正意义上的医生都没有,还天天都在拿着大喇叭喊“满30减15的”,想着法子让你办会员。 生个小毛小病,进门要点药,对方不先问你哪里不适,而是急着问“要什么药”。你若说不清楚,他便推荐一堆,还要搭上几盒保健品,美其名曰:“护肝护脾又护胃,吃药养生两不误。”生怕少挣了你一分钱。 更让人忧心的是,有些医院也在忙着“挣钱”,忙着搞“业务创新”,有些医生盯着“开单提成”,检查越来越多,药价越开越高,从而导致患者的负担也越来越重。 我想说的是,当“医者仁心”被绩效考核取代,我们失去的不仅是医患之间的信任,更是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 但是,我依然相信,总有一些白大褂下跳动着炽热的心,他们或许默默无闻,却始终坚守着“医者仁心”。 希望这家出喜报的医院能明白,有些底线不能突破,有些初心能遗忘——因为医疗的本质,从来都是人与人的守望相助,而不是冰冷的交易。
2003年,38岁的医院副院长,与28岁的已婚女护士,多次发生关系。谁料,她的丈
【90评论】【14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