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国制裁的韩国国防巨头韩华集团愿意向菲律宾出售其CTM-ASBM导弹 韩华

云景史实记 2025-10-17 02:14:52

被中国制裁的韩国国防巨头韩华集团愿意向菲律宾出售其CTM-ASBM导弹 韩华集团这波操作,明眼人都能看出韩国在中美之间的选择已经摆到了台面上 —— 哪怕造船业挨了制裁,也要铁了心跟美国及其盟友绑在一起搞国防合作。这事儿根本不是巧合,从制裁落地到售弹提案抛出,每一步都透着韩国向美盟靠拢的刻意。 韩华这公司可不是普通的韩国企业,说它是韩国军工的顶梁柱一点不夸张。2023 年它的军工收入就有 64 亿多美元,虽然有数据说军工占比 16%,但这几年靠着整合三星、现代的国防部门,军工业务早就成了集团的摇钱树,2024 年韩国 57 亿美元的武器出口额里,韩华贡献了大头,直接帮韩国冲进了全球前四大军火供应国。 更关键的是,它跟美国的勾连深得很,全球两百多家子公司里,美国业务占了 15% 的收入份额,美国第七舰队 30% 的舰船大修都是它负责,连 "阿利・伯克" 级驱逐舰的雷达维护都归它管。 去年韩华花 1 亿美元收购了美国费城造船厂,紧接着又追加 50 亿美元投资,韩国总统李在明都亲自去船厂命名仪式站台,说要跟美国一起创造 "MASGA 的奇迹",把美国重振造船业的活儿当成了自己的使命。这种深度绑定,早就注定了它不会因为一次制裁就跟美国脱钩。 再看看制裁给韩华带来的实打实的疼。韩国造船业全球占比 29%,但中国占了 60%,韩华造船 30% 的零件都得从中国买,特别是造高端船用的特种钢、曲轴这些关键部件,离了中国供应链根本玩不转。 制裁一落地,35 亿美元的订单说停就停,12 艘船直接停在船台,每天光银行利息就烧掉 70 万美元,股价一天就跌了 8%,蒸发掉 120 亿人民币。 中国钢厂给韩华的高强板每吨比欧洲便宜 120 美元,一条船光钢板就能省六十万美元,换成欧洲的货,交期得拖四个月,成本还得涨一百万美元。 韩华自己也清楚,2024 年它在华营收占全球的 18%,之前主动退出山东的合资企业已经丢了块肥肉,现在制裁再加码,损失根本没法算。 可就算疼成这样,韩华转头就给菲律宾递上了导弹提案,这心思简直昭然若揭。 他们要卖的 CTM-ASBM 导弹,射程刚好 160 公里,专门打海上移动目标,菲律宾西部的南海争议水域,像巴拉望岛附近那些地方,全在这导弹的覆盖范围里,跟菲律宾国防白皮书上的 "优先防御区" 完美对上了。这不就是量身定做的武器吗? 明摆着是帮菲律宾在南海搞事,把 "尖刀" 直接插在咱们家门口。更鸡贼的是,韩华还摸准了菲律宾的底细,这导弹单价 200 万美元,比欧美同类产品便宜一大截,还主动提出分期付款、给技术转让,对着预算有限又想扩军的菲律宾猛抛橄榄枝。 要知道菲律宾 2025 年的装备采购资金才 6 亿美元,韩华这波 "低价甩卖 + 赊账" 的操作,就是算准了对方会上钩。 更值得琢磨的是,这事儿根本不是韩华一家的主意,背后全是美国的影子。这款 CTM-ASBM 导弹的制导系统、发动机这些核心部件,全是美国提供的技术,韩华要卖出去,必须得美国国务院点头同意。 说白了,韩华就是个 "中间商",替美国把武器送到菲律宾手里,帮美国把菲律宾绑进 "印太战略" 的小圈子。 这跟之前美韩搞的那些事能串成一条线:8 月份刚结束的 "双龙军事演习",韩美把规模扩大到师级,还拉上了英国部队. 10 月份的 "利剑 25" 演习,美国直接把菲律宾拉来参演,搞所谓的 "岛屿防御" 演练。现在再加上韩华卖导弹,美韩菲这小圈子的军事联系越来越紧,这不就是美国想看到的局面吗? 韩国嘴上喊着 "战略平衡",可行动上全是倒向美国的实锤。韩华一边被中国制裁得焦头烂额,一边给美国交投名状,这种操作说白了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他们心里清楚,菲律宾之前就买过韩国的 FA-50 战斗机、反坦克导弹,两国军贸快 30 亿美元了,这次卖导弹顺理成章,既能巩固老客户,又能讨好美国,简直是 "一举两得" 的算盘。 可他们忘了算另一笔账:造船业占韩国 GDP 的 4%,韩华海洋一家就占了三成份额,要是中国把制裁范围扩大,不光是美国子公司,连韩华本土的造船业务都得遭殃,到时候损失可比卖导弹的这点利润大得多。 韩华这波操作就是韩国战略选择的缩影:哪怕造船业挨揍,也要抱紧美国的大腿。 可他们得想清楚,中国手里的牌还多着呢,要是真把中国惹毛了,制裁范围一扩大,不光是韩华,整个韩国造船业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到时候别说跟美国搞合作,能不能保住自己的饭碗都难说。这选边站的代价,韩国恐怕还没真的算明白。

0 阅读:0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